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觉参与政治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对公众而言,要以博大的胸怀和良好的德行来关心周围的人和事,理性参与公共事务,培养“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的公共精神。从公民政治参与的角度看,这需要(       
①强化公民意识,形成对国家的政治认同
②铸牢民生保障,传递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③注重实践体验,提高公众政治参与素养
④加强社区治理,全面提高政府管理效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8-11更新 | 91次组卷 | 38卷引用:福建省莆田二十五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一些养猪和养鸡农户造成的空气和饮用水污染现象,某村民就农村养殖问题给当地政府写了一封《谁来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信。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并依据本地实际采取相关举措。村民给当地政府写信是(     
①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行使监督权②按照信访制度行使监督权
③公民有序参与社会管理的体现④通过基层民主制度参与民主管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7-12更新 | 287次组卷 | 60卷引用:福建省莆田二十五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返校考试政治试题
3 . 疫情期间,封锁村口,禁止村民之间相互串门成为一项重大而有效的措施。荆州市H村村民在村民委员会的指导下,试行安排值班表,并成立监督委员会,以村民自治模式管理大家的行为,形成了自己的“疫情防控公约”。这一过程体现了村民积极参与(     
①政治生活,提高民主意识               ②民主决策,行使民主权利
③民主监督,成为国家主人               ④民主管理,实现当家作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某地在社会治理中上线“小网兜积分”激励平台,推行积分制治理模式,群众上报问题经后台审核通过后,在个人账户里累积“小网兜积分”,积分可在商场、药店等平台合作商家直接扫码抵现消费。用“积分制”的创新应用将群众的善行、义举、爱心、热心实时转化为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奖励。此举能(     
①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②畅通问题上报途径,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
③架起联系群众桥梁,增强共治机制的活力
④完善舆论监督制度,促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村民发现化工厂向村边小河偷排污水,向市长写了一封《谁来保护我们的小清河》的信。市长回信表示将依法严肃处置排污工厂,并承诺“小清河将很快恢复到水清岸绿的面貌”。村民给市长写信是(      
①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行使监督权             
②通过基层民主制度参与民主管理   
③通过信访制度行使监督权             
④公民有序参与社会管理的体现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04-03更新 | 1162次组卷 | 54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衡秀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郑州市教育局、东方今报・猛犸新闻主办的“我为两会写微议案”活动再次启动了。连续四年,“我为两会写微议案”活动已成为郑州市教育局和东方今报・猛犸新闻全国两会期间的重磅活动。中学生撰写微议案( )
A.提升了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B.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力和自由
C.坚持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D.说明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7 . 鲁迅曾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疫情肆虐的当下,卡点值守、线上教学、社区派发防疫物资……“00后”以崭新的姿态出现,主动、担当、有为、奉献,他们通过各种形式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若将此内容写成一篇新闻稿,下列主题选取合适的是(       
①发展民主政治,眼中有祖国       ②行使政治权利,胸中溢豪情
③履行公民义务,心中有责任       ④参与公共管理,稚肩担天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社会学家指出,人的现代化就是从“消极公民”转变为理性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公民”。从网络上积极“围观”、坚定互动,到现实中参与监督、促进公开;从草根慈善、社会组织,到共享共建、志愿精神,“积极公民”的形象在10年间逐渐清晰。这体现了在我国(     
①公民依法有序参与公共事务                    ②政府与公民共同履行公共管理职能
③公民自觉行使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的权利   ④公民主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日益增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5-25更新 | 586次组卷 | 60卷引用:福建省莆田二十五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某大学生的下列行为中,属于参于政治生活的有
①参加未央区人大代表选举②报名参加笛箫协会
③关注我国在疫情防控上负责任的大国形象④购买小米10手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国歌是宪法确立的国家重要象征和标志。由于过去没有针对国歌的专门立法,一些人在不适宜的场合也奏唱或播放国歌,比如门店开业、私人庆典等,甚至还有人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这些行为,极大地损害了国歌的神圣与庄严,也在无形中伤害了国民感情。

2017年9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对应当奏唱国歌的场合,国歌标准曲谱的审定、发布和使用,奏唱礼仪规范以及不得奏唱、播放国歌的场合等作出规范,并将侮辱国歌上升至追究刑责的层面,同时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唱国歌、爱国歌。


结合材料并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在落实国歌法的过程中公民应该怎样做。
2020-02-28更新 | 212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仙游县枫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