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村民自治的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2年是“乡村振兴”关键之年,W村积极组织开展“民情坝坝会”,围绕本村发展的重大问题及相关决策,与群众进行零距离交流,村民积极建言献策,最终由干部群众共同商量解决办法。此外,村民还可以对村委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质疑和意见,让干部红红脸、出出汗。这种方式凝聚了民心,把乡村文明、美丽乡村建设融入“拉呱说事”的“坝坝会”中,共同“话”出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

材料二   当地人大代表积极参与W村的“民情坝坝会”:“话家常”,为群众谋实惠;“话产业”,为发展找出路;“话共富”,帮村民解忧愁;“话振兴”,鼓舞村民干劲。人大代表送政策下乡,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解读当地政府相关工作举措,增进村民的理解;聆听群众心声,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议案;对涉及民生的老大难问题,按法定程序对政府有关部门提出质问,经过协调落实化解干群矛盾,有效推动了基层治理难题的解决。


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W村开展“民情坝坝会”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说明人大代表应怎样履职助推基层治理。

2 . 封建迷信一直是困扰社会精神文明健康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回答下列小题。

1.“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组织信大师”。下列说法与下图漫画中党员干部思想最一致的是(     

①乌鸦报丧,喜鹊报喜
②理气一体,理在气先
③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④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面对广大农村中部分村民从事封建迷信活动的现象,一些村干部在认识上存在偏差:要么在工作中存在“一手硬、一手软”,忽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么野蛮处理,全村通报,冷嘲热讽,甚至做出经济处罚。这告诉我们(     
①坚持依法行政,对村务工作做到依法管理
②提高政治站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坚持以人为本,真心关心村民的困难诉求
④“两手”都要硬,用物质手段推动精神文明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2-11-29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政治试题(四)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2年9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27次会议强调,要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指在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使用权以出让、租赁、作价出资(入股)等有偿方式发生转移的行为。按照中央统一安排,DZ区于2015~2019年开展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按照“确权是基础、规划是前提、交易是关键、分配是核心”思路,建立“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入市制度。截至2021年下半年,该区入市交易100余宗、3000余亩,交易金额11亿元,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提供了用地保障。

材料二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获得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净收益,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合理分配。主要用于社会保障、完善基础设施和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等公益事项……

DZ区农户对村集体收益分配和管理的满意度

类别特征描述频数比例
村集体收益分配公开情况公开22454.9
不公开18445.1
村集体资金管理与使用规范程度合理23357.1
不合理17542.9

(1)结合材料,分析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同权同价”入市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知识,阐述如何提高农户对村集体收益分配和管理的满意度。
4 . 2021年,司法部授予重庆市巴南区界石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下列关于人民调解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①人民调解委员会是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②人民调解员由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统一派驻到基层
③人民调解制度是诉讼程序外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方式
④人民调解有助于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防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山东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山东深化拓展“莱西会议”经验,提升乡村领导力,健合乡镇党委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机制,发挥好“四进”攻坚工作组、“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第一书记作用;提升村级自治力,注重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作用,让农民群合自己“说事、议事、办事、主事”,切实保障好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提升治理创新力,实行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职责任务清单管理,推动网格化服务管理合覆盖,常本化制度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争,巩固提升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建设水平。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山东做法对推进乡村治理的启示。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公布,为乡村建设指明方向。近些年,全国各地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全面落地,以乡村振兴推开共同富裕的大门。某校同学以“乡村振兴”为主题开展研究学习,分析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请你参与其中。

【产业兴旺、生活富裕】

山东省烟台海阳市X镇地处海阳市西南部,南临黄海,夏季多大风,易受台风影响。跨海大桥,烟威青城际铁路和青海城际轻轨从这里穿境而过,是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前沿,烟台市区一体化发展的西南门户。

近年来,该地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响应发展特色农业的号召,并始终秉持原生态、无添加的经营理念,整合农业和旅游资源,带动了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深受广大顾客的信任与好评。以桑葚种植为例,当地采用高密度、低矮模式种植桑树,集种植、旅游采摘、餐饮、生产、销售为一体,桑葚种植面积上万亩。这不仅让该地有了“人气”,也让人民收获了“财气”,走出了一条别样的乡村振兴之路。


(1)结合材料,简述该地经营高密度、低矮模式桑葚种植园的经济考量。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该地是如何做到既有了“人气”,也有了“财气”的。
(3)近年来,该地区积极推广草莓等观光采摘农业。对此,有人表示支持:“地方产业发展不能单一化,且草莓的种植条件与桑葚颇为相似,加之原有的农旅融合模式也能为其推广创造有利条件。”有人提出异议:“当地缺乏草莓种植技术和经验,且草莓等观光农业在全国分布很广,吸引力较小,还会挤占桑葚种植面积,得不偿失。”你是否支持该地积极推广草莓等观光采摘农业,请结合材料并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你的理由。

【文化传承、生活幸福】

海阳大秧歌作为当地一大特色,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遍布海阳的十余处乡镇。据《海阳县志》记载海阳大秧歌已有560年的历史,其内容十分丰富,有打鱼狩猎、农田耕作、大夫行医,还有戏剧佳话、民间故事等。每年正月,当秧歌锣鼓一响,男女老少便蜂拥而至,争相观看。“没有秧歌不叫年”,已成为群众的一句口头禅。


(4)结合材料,并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谈谈你对“没有秧歌不叫年”的理解。

【治理有效、生活作主】

受历史因素影响,山东省的村规民约普遍存在粗泛不翔实不详细的情况,为此,山东省各地组织召开村规民约研讨会,帮助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全面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水平,发挥“小村规撬动大治理”示范引领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A村

顺应时代发展,立足村情,逐渐将禁赌禁酒、移风易俗、股情防控等事项纳入其中,每年都在不断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用村规民约为基层社会治理铺路

B村

利用党员带头、干部作则、先进示范、群众督促等方式,践行村规民约的内容,让“村规民约”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C村

采取入户了解、设立意见箱等方式征求村民意见建议,并及时修改完善《村规民约积分管理实施方案》,将乡村治理“软约束”变为“硬抓手”,进一步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5)根据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概括“小村规撬动大治理”的实现路径。
(6)“孝老爱亲、好人好事加5分,不诚不孝、不勤不俭扣5分……所得积分可以兑换商品”村规民约积分管理制度正在积极推广。请运用意识的相关知识,说明村规民约积分管理制度是如何将乡村治理“软约束”变为“硬抓手”的。
2022-06-06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全真模拟政治试题
7 . 近几年“资本下乡”颇为风行,不过外来企业是否真能充分顾及群众利益,村民对此抱有很大的顾虑。要使资本搭建的新平台转化为基层发展的好平台需要(     
①以议事平台集中民意、以协商过程提升群众理性认识水平
②村委会发挥甄别作用,以科学民主的方式做好决策
③完善行政监督体系,政府履行职能为群众撑腰
④借助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系统,打消村民顾虑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
2022-06-03更新 | 207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全真模拟政治试题
8 . 甲村通过开通村务微博、公众号等以微信征集、登门采集、会议收集的多种途径与形式,就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征求村民的意见与建议。该村规民约有效地规范了村民的日常行为,并提高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可见,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     
①发展了基层民主,助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③完善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动基层治理水平能力现代化
③彰显了村民自治功能,能更好地维护广大村民的切身利益
④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切实完善村民依法治国的法治体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2-05-24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巴蜀中学2022届高考适应性月考政治试题(十)
9 . 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治理与乡村振兴,必须充分调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村民提升表达、议事、交流和讨论等能力。乡村治理必须引导村民参与是因为(     
①村民的积极参与有利于提高村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②村民参与能够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础性工程建设
③乡村日常管理中,村民决策是村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
④坚持协商民主可以有效发挥我国社会治理体系的效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22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政治试题(七)
10 . 基层群众自治使得社会细胞都活跃起来,使“微治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提供了坚实制度保障。下列关于基层群众自治说法正确的是(     
①村委会主任和村委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②凡关系村民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由村委会决定
③村民用民主的办法来自我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务
④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的关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