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H村创新治理方式,通过打造“邻里小院”“民情茶室”“议事长廊”等说事平台,协商解决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一大批婚姻纠纷、邻里矛盾、土地纠纷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开展“守护夕阳红—孝老爱亲”等主题志愿服务系列活动,有效整治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孝老爱亲、崇尚美德”蔚然成风。探索开发“村情二维码”,通过微信小程序、抖音快手微网站等将村情村务信息、强农惠农政策等上网入云,让群众一扫“码”上知晓。H村全面推动党建工作的优势和活力转化为乡村治理的效能和动力,一幅精管善治的“乡村治理新画卷”徐徐展开。

结合材料,运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相关知识,分析H村是怎样打造这一幅精管善治的“乡村治理新画卷”的。
2024-05-26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基层治理单元是国家治理生命体的细胞。为化解城乡社会融合给基层治理带来的挑战,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国各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某小区建成时间早、基础设施陈旧、人员结构复杂、资源链接困难,曾是民生建设的突出短板和社区治理的薄弱环节。在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中,该社区党总支结合居民诉求,完整、准确绘制缔造蓝图,全力推进小区共同缔造工作。社区组织党员召开综合党支部推选大会,推选出5名党支部委员,建立小区综合党支部。党支部在小区建立议事会,搭建沟通议事平台,收集居民诉求,列出整改问题清单,始终坚持“两个三分之二”原则,即改不改造必须经过2/3以上居民同意,怎么改造也必须经过2/3以上居民同意,把居民是否满意作为工作是否做好的评判标准。网格员“线上+线下”与居民沟通共同缔造细节,收集居民诉求,多方筹集资金,实现了资源、民心双聚合,最终完成了小区改造八大项目,把民生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该社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益经验。
2024-04-15更新 | 30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8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国生态日。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做法,给农村留下了很多“生态创伤”,加剧了建设“美丽乡村”的难度。

为了更好地建设农村生态文明,W县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全面推行党支部引领、村“两委”主导、乡贤助推、群众参与的“党建+人居环境治理”模式,通过村“两委”会议、党员代表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制定工作机制,规范人居环境长效管理;县人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组织人大代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专题调研活动,现场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广播、网络、宣传资料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和普及环保法律知识,组织开展村庄评选“文明家庭”“干净人家”等活动,让村民观念从“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通过环境净化整治,该县农村整体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W县是如何破解建设“美丽乡村”难题的。
4 . 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某法庭充分发挥司法能动性,开展巡回法庭走进乡村活动,打通司法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方便群众就近诉讼,减轻当事人负担,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巡回法庭进乡村(     
①坚持了普法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②体现了人民法院参与社会治理,为维护和谐稳定贡献司法力量
③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的重要环节,尊重和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④强化多元主体参与司法的义务和责任,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浙江某村对村民进行网络化服务,推动基层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全村分为3个网格、54个微网格,在党员先锋站和基层民情网的“点、面”纽带作用下,积极引导民生民事网格内化解,有效提升了村民办事效率。村网络化服务有利于(     
①完善基层自治形式,创新基层组织体系             
②化解基层治理矛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③维护村民合法权益,激发基层自治活力             
④厘清权责边界,助力基层政权高效运转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城市社区人口密集、诉求多元,为了优化基层治理,上海探索推出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三所联动”机制,整合公安干警、调解员、律师三方力量,倾听群众诉求,提供法律服务,努力让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状态。“三所联动”机制(     
①提升了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能力
②创新了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形式
③运用了法治方式解决群众矛盾纠纷
④探索了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机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7 . 随着中国逐渐步入老龄化时代,社会化养老不可避免。某市为解决各社区养老中心面临的各种难题,专门建立了“养老中心—社区居委会—街道办—区社管中心—部门”一线式联通解决机制。此举极大地改善了部门之间互相推诿的局面,很好地解决了养老中心的各种难题。材料表明(     
①通过机制创新有利于加强政府对基层事务的直接管理
②多元社会治理结构,助力提升居民归属感和幸福感
③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创新,促进基层群众自治不断发展
④该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和价值指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某市积极加强群众诉求服务中心建设,搭建“区、街道、社区、流动服务站点”四级群众诉求服务平台,推动基层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预防在先”。截至2021年12月,共建成群众诉求服务大厅579个、服务站点226个,组建了28万余人的平安志愿者队伍,织牢了基层社会治理防控网。上述做法(     
①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②促进了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③确立了居民在基层群众自治中的主体地位             ④有助于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24-02-2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检测(三)政治试题
9 . 某地将“清单制”引入乡村治理,累计减少部门、镇街延伸事项40多项,在全市行政村全覆盖搭建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平台。大力推行干部问事、群众说事、集中议事、及时办事、定期评事,让民事民议、民事民管、民事民办成为现实。上述做法(     
①凸显了村民在自我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②从根本上保障了村民享有最真实的民主
③厘清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职能边界
④便于利用网络平台实行村民自治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2024-02-2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检测(二)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被誉为“百节之乡”,长期以来,节日、婚丧嫁娶中农村滥办酒席成风,攀比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让干部群众很头疼。自从有了“合约食堂”,大家攀比少了,小小的“合约食堂”正成为当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大课堂”。

“合约食堂”主要由村两委牵头,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共同制定“合约食堂”配套管理制度,并纳入村规民约。明确“合约食堂”承办宴席种类、标准、规模、申报流程等,规定只承办婚丧嫁娶宴席,拒办其他名义的酒席。针对以往办酒席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等现象,由群众推选乡贤人士等成立“寨管委”,负责“合约食堂”管理和运行维护,对违反规定行为及时劝导制止,不听劝导的,由“寨管委”成员、村两委共同对当事人和酒席主办者批评教育,并纳入“星级文明户”量化评比考核。有一些村寨把“合约食堂”打造成村民文化活动室、普法工作室和道德讲堂,将本村的道德榜样记录在册,宣传本村文明典型、好人好事,引导农民养成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结合材料,运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有关知识,说明“合约食堂”是如何成为当地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课堂”的。
2023-12-26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文综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