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H村创新治理方式,通过打造“邻里小院”“民情茶室”“议事长廊”等说事平台,协商解决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一大批婚姻纠纷、邻里矛盾、土地纠纷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开展“守护夕阳红—孝老爱亲”等主题志愿服务系列活动,有效整治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孝老爱亲、崇尚美德”蔚然成风。探索开发“村情二维码”,通过微信小程序、抖音快手微网站等将村情村务信息、强农惠农政策等上网入云,让群众一扫“码”上知晓。H村全面推动党建工作的优势和活力转化为乡村治理的效能和动力,一幅精管善治的“乡村治理新画卷”徐徐展开。

结合材料,运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相关知识,分析H村是怎样打造这一幅精管善治的“乡村治理新画卷”的。
2024-05-26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基层治理单元是国家治理生命体的细胞。为化解城乡社会融合给基层治理带来的挑战,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国各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某小区建成时间早、基础设施陈旧、人员结构复杂、资源链接困难,曾是民生建设的突出短板和社区治理的薄弱环节。在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中,该社区党总支结合居民诉求,完整、准确绘制缔造蓝图,全力推进小区共同缔造工作。社区组织党员召开综合党支部推选大会,推选出5名党支部委员,建立小区综合党支部。党支部在小区建立议事会,搭建沟通议事平台,收集居民诉求,列出整改问题清单,始终坚持“两个三分之二”原则,即改不改造必须经过2/3以上居民同意,怎么改造也必须经过2/3以上居民同意,把居民是否满意作为工作是否做好的评判标准。网格员“线上+线下”与居民沟通共同缔造细节,收集居民诉求,多方筹集资金,实现了资源、民心双聚合,最终完成了小区改造八大项目,把民生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该社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益经验。
2024-04-15更新 | 30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某县针对乡村治理精细度不够、党员群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立足村庄实际,创新推行“一网三联五清单”治理模式,精细划分治理网格,开展村干部联重点户、党员联放心户、积分联奖惩,建立村级事务“小微权力”、网格走访、群众行为规范等“五张清单”,系统推进提升乡村善治水平。通过实施“一网三联五清单”,畅通了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的“最后一米”,乡村治理更加精细,为民服务更加到位,治理“一张网”兜起了农村大小事,奏响了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大合唱”。

2022年12月,“一网三联五清单”治理模式入选第四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2023年7月,该县提交的《推广“一网三联五清单”乡村治理实现精细化》获评中组部全国组干院优秀实践案例。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一网三联五清单”治理模式的推广价值。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8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国生态日。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做法,给农村留下了很多“生态创伤”,加剧了建设“美丽乡村”的难度。

为了更好地建设农村生态文明,W县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全面推行党支部引领、村“两委”主导、乡贤助推、群众参与的“党建+人居环境治理”模式,通过村“两委”会议、党员代表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制定工作机制,规范人居环境长效管理;县人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组织人大代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专题调研活动,现场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广播、网络、宣传资料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和普及环保法律知识,组织开展村庄评选“文明家庭”“干净人家”等活动,让村民观念从“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通过环境净化整治,该县农村整体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W县是如何破解建设“美丽乡村”难题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被誉为“百节之乡”,长期以来,节日、婚丧嫁娶中农村滥办酒席成风,攀比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让干部群众很头疼。自从有了“合约食堂”,大家攀比少了,小小的“合约食堂”正成为当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大课堂”。

“合约食堂”主要由村两委牵头,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共同制定“合约食堂”配套管理制度,并纳入村规民约。明确“合约食堂”承办宴席种类、标准、规模、申报流程等,规定只承办婚丧嫁娶宴席,拒办其他名义的酒席。针对以往办酒席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等现象,由群众推选乡贤人士等成立“寨管委”,负责“合约食堂”管理和运行维护,对违反规定行为及时劝导制止,不听劝导的,由“寨管委”成员、村两委共同对当事人和酒席主办者批评教育,并纳入“星级文明户”量化评比考核。有一些村寨把“合约食堂”打造成村民文化活动室、普法工作室和道德讲堂,将本村的道德榜样记录在册,宣传本村文明典型、好人好事,引导农民养成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结合材料,运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有关知识,说明“合约食堂”是如何成为当地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课堂”的。
2023-12-26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文综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M县发展“党建引领为核心,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智能化为支撑”的依法治村工作模式,变“单一管理”为“多元共治”,成立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矛盾纠纷化解指导中心,全县群体性事件、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农村矛盾纠纷等得到有效控制。

全县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组建社会治理专项组,压实成员单位责任。在M县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辐射10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47个行政村(社区)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行政复议服务中心和乡镇行政复议服务点同步推进,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各村党支部、依法治村办主动作为,每周入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118支基层党员乡村志愿服务队下乡送技术、送政策、送服务。在村头巷尾,活跃着“红袖标”义务骑巡队、大嫂子禁毒宣传队等共780支6300人的基层自治队伍,形成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来、自我服务的良好氛围。

结合材料,谈谈该县的成功经验对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有何启示。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院子里,一群人坐在一起“有事好商量”,如今正成为中国无数农村“院坝协商”助力文明村建设的一道风景线。倾听群众心声、了解村民诉求、凝聚广泛共识、共商村庄发展之计…“院坝协商”成为了延伸到基层的触角,更好地体现了蒸层协商对蒸层治理的接动作用。各地积极探索“院坝治理”模式——利用村民晒谷物、休憩闲聊的生产生活场所,商量村里的大小享务。“院坝治理”以独特的“三种味道”,热动了蒸层治理大格局。

鲜活味儿家常味儿麻辣味儿
基层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直面群众,通过面对面交流,让群众感受到尊重和信任拉近干群距离,搭建起干群连心桥。院坝会的形式、主题家常,都是村容村貌、乡风文明、邻里矛盾等群众身边享,让群众有亲近感,愿意发表意见建议。院坝会敢于碰真动硬,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大事、难享由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处理,小事、私事则由居民协商解决。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院坝治理”为什么能推动基层治理大格局。
8 .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某区着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健全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效能,助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广泛发动党员干部、“五老一新”人员、青年学生、巾帼志愿者、居民群众等参与基层治理,扩大基层治理参与主体范围,提升基层治理工作成效;吸取物业公司、专家学者、“双报到”党员、居民代表、“两委”代表以及行业部门参加的“党群议事会”回应民意民声;启动“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云平台建设项目,实现政务服务、基础数据采集、便民应用等多个板块的应用,真正实现了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评选“金牌群英”“爱心乡贤”等,选树群众身边积极参与和贡献基层治理的榜样,组织开展弘扬文明新风报告会、阻断陈规陋习群英会等,传播新理念、弘扬正能量,培育时代新风新貌。


结合材料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建设基层治理共同体对提高基层治理效能的意义。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S县县委立足实际、大胆创新,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积极探索建立了村委会向群众述职考评机制。主要做法是村委会干部主要围绕履行工作职责情况进行述职,汇报本季度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和下步打算;在述职过程中,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认真反思自省,进一步找差距、抓落实。通过宣传栏、微信群、入户走访等方式,向群众宣传村委会干部每季度向群众述职消息,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测评;群众代表对干部实绩实行无记名测评,满意率达90%以上的评为“优秀”,满意率为60%~90%的评为“合格”,满意率低于60%的评为“不合格”。考评结果张榜公布,并把述职结果作为干部年终考核、提拔任用、评先选优、职称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全县先后有5920余名群众代表参与评议,共考评干部1930多名,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村委会向群众述职考评机制是如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的。
(2)推进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请就当代青年如何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提出两条建议。
2023-11-19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某村曾经是个出了名的贫困村,村内毗邻黄河故道的优渥土地长期被闲置,杂草丛生,产业发展滞后。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将这些肥沃土地利用好,经村民大会讨论,该村决定立足当地独特的环境优势,依托“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与“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等群体合作,成立果蔬种植合作社、劳务合作社,采用合作社统一运营管理和农户参与的模式进行集体种植。村合作社通过论证研讨,根据市场行情及群众意愿,决定采用以果树种植为主、果蔬套种为辅的种植模式,确立了以苹果、葡萄、草莓和韭菜等为主要种植作物。目前,全村已种植“维纳斯黄金”“鲁丽”等特色品种苹果和“阳光玫瑰”葡萄等果蔬400余亩,带动300户社员每年户均增收1500元。通过果蔬种植推广,预计三年内该村果树种植可达600亩,可吸纳600余户村民入社。

材料二   某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以“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为原则,以“激发内生动力和民风建设”为重点,推动乡村治理提质增效。该区通过召开坝坝会、发放调查问卷、派出网格员走进村(居)民家中等方式收集建议,切实将村规民约修订成接地气、顺民意的“习惯法”和“小宪法”;坚持内容和程序合法性原则,村规民约不得与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相抵触;把规范基层小微权力、家风家训、文明新风等廉洁因素纳入村规民约范围,解决“谁来治”“如何治”的问题,将村务管理由“为民做主”变成了“由民做主”,使“小村约”发挥“大效能”。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概括该村发展集体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该区是如何推动乡村治理提质增效的。
2023-10-31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