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的冰雪冬季,持续爆火的哈尔滨文旅每日都在上“新活儿”。鄂伦春族人在中央大街巡游的画面,也频繁登上各大社交平台热搜,吸引了网友的目光。

鄂伦春族是东北亚地区的狩猎民族,也是中国最后一支狩猎民族。他们世代久居大兴安岭深处,在高山密林中生活。70多年前,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鄂伦春族从白桦林中走出来到兴安岭下建村定居。1952年,鄂伦春旗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中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旗。在国家专项资金和相关民族政策的重点支持以及各级政府的扶持下,鄂伦春族走上了健康富裕的发展道路。短短72年,鄂伦春族完成了社会形态、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历史性改变,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文明的跨越。现在的鄂伦春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快速发展,处处呈现出经济繁荣、政治安定、文化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喜人景象。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鄂伦春族经济社会事业取得全面快速发展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既是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着眼未来的郑重宣示。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要坚持发扬统一战线的历史主动,发挥统一战线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制度优势并施展其治理效能,彰显统一战线主张守正创新的价值理念。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谈谈如何发挥好“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作用”。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乡村振兴,必须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运用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讲堂等农村德治的有效做法,坚持村民自治的制度建设与法治建设相结合,实行重大事项村民理事会决策、村委会执行、村民监督委员会监督,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党的民族工作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审古今之变、察时代之势,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原创性论断,这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1)结合材料一,运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知识,谈谈村民应如何有序参与乡村治理。
(2)结合材料二,请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题,写一篇短评。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3周年。从1951年到2024年,雪域高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某校思想政治兴趣学习小组在探究西藏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时搜集到以下资料: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先后召开7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对西藏工作作出重大决策部署。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对西藏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总结领导人民治藏稳藏兴藏的成功经验,提出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1979年以来,先后进行多次自治区、地(市)、县、乡(镇)四级换届选举,选民参选率都在90%以上,有些地方参选率达到100%。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西藏代表共有24名,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16名,占66.7%;全区42153名四级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89.2%。他们几乎都是旧西藏百万农奴的后代。

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1984年,国家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自治区成立以来,先后出台152部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雪域高原能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原因。
(2)该兴趣学习小组计划面向全校师生举办一场主题为“维护民族团结从我做起发声亮剑”的演讲,请你撰写一份演讲提纲。
要求:①综合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
②观点明确,理由充分,逻辑清晰,结构合理;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控制在250字左右。
2024-04-23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5 . 2023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西藏自治区党委始终紧紧围绕改善民生这个核心目标,不断深化区情认识,统筹考虑社会历史基础、资源禀赋和国家的战略定位要求,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性地确定发展的重点、发展的方式,不照搬内地模式,全面铺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壮阔征程。

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艰苦奋斗。2023年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其中生产总值2392.67亿元,比上年增长9.5%,增速较上年提高8.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900元,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24元,增长9.4%。

(1)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阐述西藏自治区取得新进步、建设现代化的原因。
(2)高一某班拟举办以“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份策划书。▲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②指出活动的目的、意义,并设计至少两个有特色的活动形式;③100字左右。
2024-04-21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新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镜头一   2022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闭幕。大会批准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大会通过关于修改全国地方人大组织法的决定、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通过关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人大代表办法的决定。

镜头二   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通过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发挥村(居)民委员会等自治组织的作用,这一制度大大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实效性。

镜头三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们要坚持国家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相结合、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结合材料中的三组镜头,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2023年6月5日至8日,全国政协“保护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委员视察团赴海南开展视察。

视察团一行先后实地走访了水满乡毛纳村、鹦哥岭生态教育中心、新高峰村生态搬迁安置点、霸王岭长臂猿栖息地等,与生态移民、少数民族群众、国家公园管理管护人员及海南省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座谈交流,面对面了解情况,交流意见建议。视察团认为,要持续探索创新,高质量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明确工作职责,进一步落实各方责任。统筹保护与利用,积极探索“两山”(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化路径。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积极稳妥调处矛盾冲突。

材料二   2023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5周年。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宁夏发展,2020年明确提出“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从2018年至2022年五年间,国务院批复“支持宁夏建设先行区实施方案”,11个部委出台支持性政策,为宁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一河三山”(黄河宁夏段及贺兰山、六盘山、罗山)保护修复持续推进,环保督察反馈的黄河“四乱”和腾格里沙漠污染、星海湖挖湖造景等问题有效整改。地区生产总值由3200亿元提高到5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6%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4.6万元增加到6.8万元以上,年均增长5%左右。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1万亿元。持续提升整体发展水平,宁夏人民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梦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人民政协在推动国家生态保护工作中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回答宁夏回族自治区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期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自主创新活力不足、人才匮乏、成果转化应用不强等“先天不足”掣肘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指出,欠发达地区需要以创新的思维和坚定的信心,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新路,通过东西部联动和对口支援等机制来增加科技创新力量。2022年,科技部等九部门印发的《“十四五”东西部科技合作实施方案》作出“科技支宁”等重大部署。2023年,宁夏已与东部11个省市、13所高校院所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形成了“11+13”长效合作机制,区外700多家科技创新主体与9200多名科技人员深度参与宁夏科技创新活动;宁夏全社会研发经费达到79.38亿元,同比增长12.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8位。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科技部等部门实施“科技支宁”行动的必要性。
(2)2024年9月是宁夏第41个民族团结进步月。请你以“民族团结一家人中华民族一家亲”为主题,提出两条活动建议。
要求:围绕主题,具有合理性。

9 . 近年来,某市H区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厚植各民族和谐的基层治理根基:建立“岗位+劳务机构+培训”模式,定期面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开展创业政策咨询、技能培训等就业创业服务;建立街道——社区—网格以及社区警务站的“三级四方”服务管理机制,把基层社区网格打造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流动工作站、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急速响应站;建立了“五社联动”管理机制带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积极融入所在社区。社区党员与H区“红石榴志愿服务队”的少数民族群众共同开展一对一帮扶包联困难群众,积极参与社区议事,推动市政基础设施、小区环境改造等方面问题的解决。

结合材料,运用“人民当家作主”的知识,说明H区增进民族团结的过程给我国基层治理的启示。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西藏自治区党委团结带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持续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坚定不移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全面铺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壮阔征程。

当前,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民族和睦宗教和顺,边疆巩固边境安全,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新西藏呈现勃勃生机。2023年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其中生产总值2392.67亿元,比上年增长9.5%,增速较上年提高8.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900元,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24元,增长9.4%。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阐述西藏自治区取得新进步、建设现代化的路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