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老旧小区改造为代表的城市更新,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如何把好事办到群众心坎儿上?“站在群众的角度想,为了群众的利益,靠着群众的力量干,努力实现‘温暖旧改’”,是酒仙桥摸索出的旧改经验。朝阳区酒仙桥街道社区党工委结合主题教育,坚持党建引领群众工作,树立了“旧改为了群众,旧改依靠群众”的工作思路,探索“沉浸式群众工作法”。街道始终“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通过召开专题会等多种形式思想动员,以暖心的方式推动旧改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居委会制定老旧小区改造民意调查表,通过入户走访的形式广泛征求居民改造需求及意愿,解答群众疑惑,收集群众诉求,不断完善改造计划和实施方案。

群众的事情还要“依靠群众的力量干”。社区充分发挥群众力量共同推进旧改工作,搭建“1+2+3+5”志愿服务体系,即搭建1个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平台,组建“久爱新家”“久爱红霞”2个社区党建品牌,发挥社区党委各支部、志愿者群众和社会组织3个层面作用,建立5支服务队伍,分层次分区域开展志愿工作。“温暖旧改”赋能城市更新。改造前问需于民,改造中问计于民,改造后问效于民,凝聚共识、化解矛盾、协力推进,让城市更新形成有序参与、有效治理的良性循环。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朝阳区酒仙桥街道社区的“温暖旧改”是如何赋能城市更新的。
2024-02-29更新 | 1288次组卷 | 14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枫桥经验”诞生时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基层党组织发动群众,对存在破坏行为和潜藏破坏活动的人进行“评审和说理”,由群众监督改造他们,不把矛盾和尖锐问题“上交”,最终把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改造成新人。由此进一步扩展到在基层社会管理中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依靠基层组织和广大群众,就地解决当地发生的各种矛盾、化解纠纷,最大限度地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枫桥经验”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却具有经久不衰的历史意义和新鲜的时代内涵;“枫桥经验”诞生于浙江农村,却有着全国性的广泛影响和全局性的指导作用;“枫桥经验”出自基层干部群众的创造,却成为我们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的一面旗帜和一个标杆。


结合所学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党大力推广“枫桥经验”的原因和意义。
2023-11-24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四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政治试题(八)
3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跨越20年,“东北振兴”这一宏大命题从未离开过人们的视野。

2003年,党中央作出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拉开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序幕。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强调东北地区要增强内生发展活力和动力,精准发力,扎实工作,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从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壮大新动能、更好支持生态建设和粮食生产等六方面作出重要指示。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加大支持力度和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要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提高专业化素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

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会议要求,要把党的领导贯穿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加强东北地区各级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以新风正气振奋发展信心。

从振兴老工业基地,到全面振兴,再到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始终是东北全面振兴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东北全面振兴的根本保证。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对此加以阐释。
2023-11-08更新 | 516次组卷 | 11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刘某是江西省赣州市某村党支部书记,村里的大事小情,村民们都愿意找她商量解决,她也因此成了村里名副其实的“管家婆”。再加之过去做过接生婆、媒婆,她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三婆”书记。

2023年,村里想打造一个新产业,关于新产业怎么开展、怎么建设,她与村干部同村民热烈地讨论着:

——问:“新产业作为村集体经济怎么运营?”

——答:“土地入股,与公司合作,签订协议,市场化运作。”

——问:“发展新产业是好事,我们能帮上啥忙?”

——答:“专业的、真正想做事的村民,可以到新企业上班,当师傅、做技术员……”

——问:“产品怎么定价?能不能打开销路?”

——答:“合作公司会去考察市场、拓展销路。”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该村发展新产业思路的积极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该村治理实践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释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指出“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强调“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特征和最突出的优势,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的最高原则。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否则就会偏离航向、丧失灵魂,甚至犯颠覆性错误。


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的理解。
2023-03-25更新 | 839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3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1月,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际,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脱贫攻坚一线优秀党员干部代表黄诗燕的先进事迹,授予其“时代楷模”称号。

黄诗燕,生前系湖南省株洲市政协副主席、炎陵县委书记,2019年11月因公殉职。他扎根基层一线,勇挑工作重担,九年如一日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农民增收,破解民生难题、提升幸福指数,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为脱贫攻坚事业鞠躬尽瘁,带领炎陵县成为湖南省第一批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改变了当地贫穷落后面貌。他严于律己、善于学习、脚踏实地,用工作实绩践行了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以苦干实干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用宝贵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被追授为“全国脱贫攻坚模范”“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黄诗燕是如何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
2023-03-12更新 | 350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会”聚全球发展合力

2022115日至10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今年以来,中国已举办广交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世界先进制造业大会等一系列精彩展会。展会在中国密集举办,或对接东南西北,或聚焦实体行业,不同的区域市场,一样的超高人气……从扩大出口到优化进口,从引进外资到对外合作,从升级制造业到引领科技创新,汇天下之物产,促商贸之流通,创科技之新潮,聚发展之合力,中国对全球商品要素的引力场日渐凸显。

“相通则共进”。展会高人气的背后,是14亿多人口、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的超大规模市场。据统计,2021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4%,比2012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2013年至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6%,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居世界第一。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阐述中国市场“会”聚全球发展合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百年大党的制胜之道

回望百年,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中国共产党人在奋斗实践中创造的辉煌成就,蕴含着百年大党的制胜之道。

回望百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在信仰信念的旗帜下不屈不挠、不怕牺牲、改天换地的奋斗史。在红船上写下党纲、在长征中跨越雄关、在天安门上鸣响礼炮、在恒古荒原播下新绿、在南国大地掀起春潮、在武汉创造震惊世界的“火雷速度”——“百年大党”始终保有着发之于内、形之于外的蓬勃朝气……

在脱贫攻坚主战场,青年是主力军,他们在异常艰苦条件下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护工作的90后、00后超过三分之一,更多优秀青年在抗疫一线火线入党,他们说“我从未如此坚定”“越是艰难越向前”。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才能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探究何为百年大党的制胜之道。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鲜明提出,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一路赶考,我们党始终居安思危,奋力答好考卷,从未辜负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从国家蒙辱、风雨如晦的觉醒年代走出,历经革命、建设、改革的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直至新时代昂首阔步走在复兴路上,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可靠的主心骨。一路走来,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前夕以进京赶考提醒全党警惕骄傲和懈怠,还是步入新时代依然强调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我们党永远保持慎终如始、戒骄戒躁的清醒头脑,永远保持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奋斗韧劲,即使成就辉煌、赞誉满身,也从未骄傲自满、迷失自我,而是明辨时代大势、勇担时代之责、回答时代之问,交出一份份优异答卷。踏上新征程,必须持续保持赶考初心,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的重要性。
2022-12-03更新 | 276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一庄严宣告,意味着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画上了句号,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全党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了解和研究中国共产党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历程,总结其中的宝贵经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逐步扩大开放,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体制保证和物质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十年实现联合国二O三O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说: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党只有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社会革命的同时,坚定不移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敢于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使党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才能确保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10 . 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毛泽东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理论是我们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金钥匙’”。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这是因为(     
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
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③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提出了关于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是科学的理论
④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有力保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14更新 | 4154次组卷 | 30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