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9 道试题
1 . 2024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65年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全国各方共同努力和支持下,西藏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万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国前列。西藏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①有利于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②得益于西藏各少数民族均享有优先发展的权利
③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④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今日更新 | 2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2 .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西藏代表共有24名,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16名,占66.7%,门巴族、珞巴族等人口较少民族也有自己的代表。29名住藏全国政协委员中,少数民族委员占比86.2%。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使用工作不断加强,为西藏的全面繁荣稳定和发展进步作出重要贡献。这表明(     
①少数民族代表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平等地履行义务
②坚持民族平等是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前提
③我国已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确保少数民族地区优先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日内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高三三模考试政治试题
3 . 2024年2月20日,在拉祜长者吹奏的芦笙声的指引下,来自各村寨的数百名群众组成“扩塔(春节)节拜年”团,带着精心准备的拜年礼品,踏着舞步进入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力所乡机关驻地,用古朴而隆重的仪式,向各族人民表达他们的深情厚谊。举办上述民俗活动(     
①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②形成了各民族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
③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融、同心同行
④增强了民族的亲和力、民族凝聚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为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升民族宗教事务治理水平,某两地建立了民族宗教工作跨区域协作联动机制,有效预防和制止非法宗教活动,切实解决各族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困难,促进两地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共同维护好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这说明(     
①区域协作联动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②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③我国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④区域协作联动机制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日内更新 | 15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二)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5 . 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新时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     
①汇聚各族人民群众的磅礴力量,共同铸就伟大的中华民族
②建立新型民族关系,切实把民族自治制度的优势落在实处
③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④贯彻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方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6-01更新 | 32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高三冲刺卷(四)政治试题
6 . “建设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是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对民族团结工作作出了上述重要指示。下列活动(举措)直接推动了民族团结的是(     

序号

活动(举措)

与一般行政地方相比,中央政府在财政、税收和工农业发展等方面向民族自治地方提供更多的经济优惠政策。

“以侗赛百家宴欢乐中国年”为主题的2024年全国春节“村晚”在广西三江县精彩上演,广西各地的22支群众文艺队伍参与展演。

瞄准旅游市场新需求,哈尔滨市深挖特色旅游资源,打造优质旅游产品,创造了2023年的冰雪旅游佳绩。

上海某社区举办“迎新春邻居节”活动,居委会组织社区志愿者教各民族居民编中国结、写“福”字,大家一起热热闹闹迎新春,共创和谐社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2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柳州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
7 . 2024年江苏省对口支援西藏年度资金总计5.57亿元,实施援藏项目66个,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承载两地人民期盼,重点向基层和民生倾斜,涵盖产业支援促进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文化教育支援、干部人才交流合作等。江苏省此举的意义在于(     
①有利于最终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共生格局
②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③有利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民族团结
④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创造了条件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1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桂林、来宾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合模拟考试(三模)政治试卷
8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牢牢把握这条主线旨在(     
①切实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                  
②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共同团结奋斗
③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             
④改变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4-05-1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邵阳等多校高三三模考试政治试题
9 . 随着少数民族流动经商就业人员的增加,江西省德兴市深入开展结对服务“心连心”活动,为少数民族人员提供务工经商、上学就业等服务,帮助他们尽快融入本地生活,与周围居民和睦相处。该市的做法表明,做好民族工作需要(     
①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②保证民族自治机关依法充分行使自治权
③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民族大团结
④在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下实现民族团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13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强调,在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引领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从1994年至2022年,共有11900名援藏干部人才奋战在高原各地,“十三五”期间,17个省市规划安排援藏项目1260个,完成总投资200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自治区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县、乡直接选举,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全区四级人大代表中占89.2%;截至2022年底,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制定实施160件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向社区基层面延伸……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西藏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