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族平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2023年9月19日第九次全国对口援疆工作会议召开,来自19个援疆省市、自治区和兵团等相关部门及各受援地的参会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对口支援大计,同心描绘美丽新疆更美好的未来。代表们纷纷表示,要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高度使命感推动对口援疆工作更高质量开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美丽新疆。对口援疆(     
A.体现了我国在民族团结的基础上和谐相处、共同奋斗
B.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C.对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美丽新疆起决定性作用
D.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 . 对口支援20多年,西藏多领域多方面获得了长足进步。从各类设施完善到人才不断成长,再到长效机制的建立,两藏不少地区在结对帮扶中不断变迁,一个个点的变化,正在雪域高原上连缀成片,跨越式可持续发展正在逐步实现。这表明(       )
①对口支援协调了西藏的局部利益和国家的整体利益
②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基础,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前提
③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④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推动国家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历久不衰,靠的是各民族团结一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要靠各民族团结一致。对此,我们应(     
①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消除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差异
③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④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3-07-2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南中学白沙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海南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158.3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5.7%。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族群众团结奋斗、锐意进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民族地区呈现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这说明(     
①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保证
②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
③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④民族分布特点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十年来,甘肃省推进民族地区精准脱贫、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兴边富民行动和对口支援民族自治州县乡等各项工作,民族地区19个贫困县市全部摘帽,46. 6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现如今,陇原大地民族之花处处盛开。上述成就的取得(     
①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制度的最大优势
②有助于消除民族差异实现各民族真正平等
③能够提升少数民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④为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奠定坚实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据统计,在选出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38名,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妇女代表742名,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68名,均比十二届有所增多。材料反映了(     
①我国保障少数民族人民的权利
②我国人民自主管理社会事务
③我国人民享有广泛民主权利
④我国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8-0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川绵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合格考)
7 .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坚持(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各民族有平等的文化权利
C.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D.国家统一和民族地区自治结合
8 .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广聚天下英才,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这是因为(     
①民族的团结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②民族团结为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奠定政治基础
③爱国统一战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
④人民政协内部的团结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7-3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乐东县思源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9 .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义务。这体现了我国坚持 (     )
A.民族团结的方针B.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C.民族平等的方针D.四项基本原则的方针
2022-07-07更新 | 144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试题
10 . 在青海省570万人口中,少数民族的比例高达47%。如今,世居在这里的汉、藏、回、土、撒拉、蒙古族等民族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体现出了谁也离不开谁的“青海特点”。可见,“青海特点”主要体现了(     
A.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B.民族平等的方针
C.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民族团结的方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