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族平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2023年12月,习近平在广西考察时指出:“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同时是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肩负重要使命。”建设好广西等民族自治地方,需要(     
①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
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③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逐步消除民族差别
④构建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新型民族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某民族自治县围绕本省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部署,充分利用各种扶持政策,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使该县各方面事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各族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攀升。由此可见(     
①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采取措施
②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
③该县积极利用相关政策促发展,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④党和国家的扶持政策是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2-19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下关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让西藏彻底摆脱了束缚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这充分证明(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向繁荣
②不断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③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享有高度自治权
④在民族团结的基础上,我国各民族实现同步富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2-0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政治试题(理科)
4 . 云南是全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特有民族最多、跨境民族最多的省份。一直以来,云南各级党委政府大力实施兴边富民工程,保持了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各族群众生活不断改善的良好局面。材料表明(     
①云南不断巩固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②兴边富民系列工程是开创民族团结进步的政治保障
③云南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④兴边富民工程有助于推动云南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1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了西藏自治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随着拉林铁路开通运营,复兴号列车开上雪域高原,实现了对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建成青藏、川藏、藏中、阿里电力联网工程,主电网覆盖所有县城和主要乡镇,建制村通光纤率、4G信号覆盖率均达到99%,为高原上的人们打开接轨世界的窗口。这有利于(     
①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让各民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②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自治权,发展新型民族关系
③贯彻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努力消除民族差别
④促进各民族团结奋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海南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158.3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5.7%。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族群众团结奋斗、锐意进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民族地区呈现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这说明(     
①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保证
②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
③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④民族分布特点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2023年4月7日是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成立70周年纪念日。7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澜沧各族人民意气风发,昂首迈入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实现了一步千年的历史性跨越。进入新时代以来,澜沧各族人民团结奋进、勇于拼搏,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了又一次历史性跨越。澜沧县发展的辉煌历史充分证明(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②提高少数民族的政治地位有利于消除民族之间的差异
③民族工作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④民族政策是解决民族自治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关键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2022年5月,“石榴花开美京城”北京民族团结宣传月活动在线上正式启动。宣传月活动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有奖知识竞赛和影片展映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努力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全覆盖。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月活动是基于(       
①民族大团结和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②民族团结是我国社会稳定的前提,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③只要保证民族团结,我们就能解决民族发展中面临的所有问题
④民族团结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问题,是民族平等的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2022年6月全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全面完成。换届选出的县乡人大代表中一线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等基层代表比例比上届分别上升1.47和0.21个百分点,妇女代表比例比上届分别上升3.23和4.34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代表比例分别为15.42%和17.18%。这表明(     
①我国基层政权和基层自治进一步完善
②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基石进一步巩固
③民族平等团结的原则得到进一步贯彻
④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优势充分显现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10 .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调研时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材料说明(       
①少数民族地区行使完全自治权                    
②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③各民族已经实现了同时、同步富裕             
④要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3-15更新 | 422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2022年秋季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