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全国两会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受到各国高度评价:

英国国际关系专家指出,中国一贯主张和平,反对战争。在世界上有冲突的地方,中国总是努力寻求和平的解决途径,不煽动战火,不从冲突中谋取私利。

俄罗斯专家指出,中国主张和平化解国际和地区冲突,秉持多边主义与和平发展理念,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埃及亚洲事务专家指出,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与中东各国关系友好,正为这一动荡地区恢复安全稳定发挥重要作用。埃及在巴以冲突停火止战、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与中国持一致立场,希望尽快恢复和平。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的原因。
2024-05-24更新 | 8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高考考前最后一卷(新高考卷)政治试题
2 . 2023年2月24日,习近平在会见柬埔寨国王时强调,中方愿同柬方努力打造“钻石六边”(政治、产能、农业、能源、安全、人文六大领域)合作架构,支持柬方建设“工业发展走廊”和“鱼米走廊”,加快构建中柬命运共同体。这表明我国(     
①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②支持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为共同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③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
④在国际事务中增强话语权,谱写促进共同发展新篇章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3-24高三上·山西忻州·阶段练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选自《论语·颜渊篇第十二章》)

2023年11月14日至17日,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赴美国旧金山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中美两国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双方存在不同看法、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和摩擦在所难免。习近平主席在会晤中深刻指出,中美两个大国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变对方是不切实际的,冲突对抗的后果是谁都不能承受的。中美是选择加强团结合作,还是挑动阵营对抗,将决定人类前途和地球未来。美国必须认真思考中美两国到底是伙伴还是对手这个根本性问题,做出正确历史选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中世界多极化的知识,说明古老的中国智慧对中美加强合作的借鉴意义。

2023-12-27更新 | 159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联考政治试卷
4 . 第二十五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发表《纪念(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签署20周年联合声明》。声明强调“将南海建设为和平、友谊、合作之海凛及各方”,展现了中国和东盟国家致力于排除域外干扰、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共同意志和坚定决心。该声明(     
①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中国一东盟全面战略同盟关系
②有利于南海局势的基本稳定,促进地区发展繁荣
③说明维护好南海和平稳定需要强化地区团结合作
④坚持了各方利益一致原则,有利于增进政治互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俄乌局势瞬息万变,引发了世界政治经济局势的剧烈动荡。冲突发生后,美欧挥舞制裁大棒,要求各国选边站队。部分国家因积极响应美国,最终不得不面对俄罗斯反制裁的窘境。对此,我国明确表示,中方一向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这说明(       )
①国际局势的演变压缩了我国的战略机遇期
②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能把握历史的脉搏
③制裁与反制裁的对抗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④对国际局势的态度影响国家利益的实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2-18更新 | 27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2023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6 . 2022年12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在开幕式上发表了主题为:“弘扬中阿友好精神,携手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讲话中强调:弘扬守望相助、平等互利、包容互鉴的中阿友好精神,携手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中阿将在粮食安全、绿色创新等 8 个领域推进“八大共同行动”。这表明,中阿(       
①顺应了当今时代主题的变化,深度有效参与全球治理
②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实践探索
③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促进双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④摒弃分歧、相互尊重,推进双方在众多领域结盟协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2-01更新 | 587次组卷 | 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7 . 2022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共迎时代挑战共建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破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课题,需要各国共渡难关,共创未来。为破解这一时代课题,世界各国应该(     )
①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正确义利观,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②自觉履行主权国家义务,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与原则,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③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④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扩大各国利益交汇点,求同存异,合作共赢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8 . 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方针要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习近平指出,“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从以上这些重要论述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一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这是因为(     
①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②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
③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国策,才能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④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针对英国干涉香港问题一事,中国外交部明确表示,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英国对香港一无主权,二无治权,三无监督权。香港事务不容任何外国干涉。中国政府的态度表明(     
①我国坚决捍卫国家利益的决心毫不动摇
②管辖权是一个主权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③我国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内部事务
④任何国家的主权都具有对内最高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2022年6月,由中国政府资金支持的赤口河泵站灌溉项目竣工仪式在菲律宾卡林加省皮努普克市举行。该项目是“一带一路”倡议与“大建特建”计划对接的重点项目,建成后,将为当地8700公顷农田提供高效可靠的灌溉用水保障,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直接惠及4350家农户。这表明中国(     
①积极开展睦邻友好合作,展现大国风范与担当       
②坚守和平共处外交立场,构建多元互动大家庭
③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符合中菲两国共同利益       
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零和思维的时代潮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