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形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2021年3月5日到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②2021年3月17日,中宣部提出要做好全民阅读工作,推动书香社会建设
③2021年清明节,宿州某中学组织高一学生前往雪枫烈士陵园缅怀先烈
④2021年5月31日,我国开始实施三孩政策,刺激部分概念股上涨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1-07-18更新 | 911次组卷 | 23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天下第一轿”的宁波万工轿制作于民国初年,它代表的不仅是古时匠人们的高超技艺,还演绎了宁波新娘出嫁的骄傲传说,折射出宁波“十里红妆”的“红”文化婚俗。由此可见(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③人们的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
④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和内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餐桌礼仪是区分人类用餐和动物解决生理需要的关键。餐桌礼仪向其他人泄露了一个人的家教、性格、爱好、人品等信息。在西方餐桌礼仪一直是家庭教育的重点。可见
①人的文化素养是后天形成的
②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④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材料一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循天时而成俗,宛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农耕操作链,与天候、物候、气候、人候的周期性转换密切相关,承载着信仰、天文、地理、术数、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和谐理念与法理精神。中华民族融合统﹣﹣的历史进程,促进了各地区文化的相互交融,使某些地区的民俗节日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就此,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独立、影响深远、不断发展的文化体系,年复一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

材料二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要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无宵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2018年底和2019年初,全国各地,尤其是各大中小学纷纷向学生发出倡议和号召,要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过好中国传统节日,不盲目推崇“洋节”,得到了全社会特别是广大青年学生的积极响应。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能够自成体系的原因。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传统文化的知识,说明新时期振兴中国传统节日的必要性。
(3)结合实际生活,从唯物辩证法根本观点的角度,就青年学生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与西方传统节日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2019-03-13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新疆乌鲁木齐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账,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这说明
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B.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
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D.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
2019-01-30更新 | 1737次组卷 | 62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理)
6 . 2015年11月12日,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正式发行面世。新版人民币的图案,无论是三潭印月、桂林山水、布达拉宫、泰山、长江三峡以及人民大会堂这些纵贯南北、横跨东西的地理喻体,还是兰花、月季花、荷花和菊花这些具有独特意味的传统审美意象,其中蕴含着壮阔恢弘、气节高雅、品格留芳的民族传统文化品质,从中可以看出,人民币图案
①是精神文化的基础载体 ②能够看到现实中的文化
③能够展示人的精神世界 ④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形式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
2016-12-1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新疆乌鲁木齐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7 . 且行且珍惜、也是蛮拼的、有钱就任性……每一个流行话语,都是对一类人群、一段时事、一个热点话题、一种生活方式的折射和概括。这一事实说明
A.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B.文化来自人们的灵感
C.文化是人们实践的产物D.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文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