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2018年5月,历时3个月的《文明的回响来自阿富汗的古代珍宝》展在成都闭幕,成都博物馆以“文化不灭,国家永生”表达了对同为文明古国的阿富汗走出战乱的诚挚祝福。“文化不灭,国家永生”体现了
①文化的力量表现在国家和民族的延续中
②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血脉
③文化具有传承性,能在世代相传中延续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梁启超超高度重视思想的力量。他指出:“思想者事实之母也。欲建造何等之事实,必先养成何等之思想。”“凡一国之进步以学术思想为之母”。该观点的合理性在于肯定了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的力量可以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直接转换为物质力量
③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决定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A.③④B.①④C.②③D.①③
2018-11-05更新 | 772次组卷 | 38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大型原生态歌舞表演《印象·刘三姐》,源自于纯正的广西少数民族生活,弥漫着自然、原始、清新的味道;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让我们领略了其故乡农民的质朴与奔放……它们表现的都是对生活的一种热爱、一种向往。这说明(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③不同地域的文化渐趋融合
④特定的文化环境产生特色文化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
4 . 没有一个与之相称的、被世界所认知和理解的现代形态的中华文化,中国的大国地位是无法奠定的;没有中华文化的复兴,也就没有中国的真正崛起。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承载的国际期待和所肩负的国际责任,也必然要求我们通过中华文化来传播和谐理念、完善中国表达、树立中国形象。这给我们的正确启示是
①文化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我国在文化发展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③扩大国际影响力必须要大力发展文化
④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2018-08-27更新 | 328次组卷 | 2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热潮。蚌埠市一些中小学也掀起了诵读经典的热潮,市区某校师生们穿汉服、诵经典,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据了解,部分学校安排每天的晨读时间,师生们同阅经典,与圣贤作伴。国学经典是我们的祖先用生命淬炼出的精华,让孩子从小诵读,既增长知识,又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通过阅读,使一大批学生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接受了传统文化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说明学校开展穿汉服、诵经典活动的文化价值。
(2)请你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广告限20个字以内。
6 .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是因为
①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文化是一种潜在的物质力量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18-07-06更新 | 326次组卷 | 17卷引用:【市级联考】安徽省蚌埠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2018年4月14日,在经历沙尘影响生产的内蒙古,首届“美丽中国·种植希望”公益植树活动在内蒙古大青山前坡开展,来自主办单位及公益企业的近300名志愿者参与植树活动,人们互相配合共植一片公益林,美化家园添新绿,传递愉悦与友善,增进社会和谐。这说明
①美丽中国文化理念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发展和享用文化
③人们的全部精神活动都离不开植树物质活动       
④文化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因一张“我要上学”的照片变成为人熟知的希望工程宣传代言人,如今又因当选为兼职的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再次受到关注,34岁的大眼睛女孩苏明娟实现了从贫穷山村的农家女孩到团省委副书记的“逆袭”。“逆袭”的背后,有命运转折赋予的公共符号,有爱心汇聚铺就的希望之路,更有中国式扶贫救助提供的人生出彩机会。扶贫,需要扶志,物质救济更需精神脱贫的合理之处在于:(  )
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具有相对独立性
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可以通过实践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作用越来越突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8-05-2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2018年3月5日,是第五十五个学雷锋纪念日。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在生产生活中锐意进取、无私奉献,并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被称赞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这体现了文化(  )
①源于实践,引导实践的发展
②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
③能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④雷锋精神促进全人类的发展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
2018-05-20更新 | 97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党和国家之所以重视文化建设,是因为
A.文化建设能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推进思想道德建设
B.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C.每个国家和民族的繁荣都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支撑
D.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力量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