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春节,传承三千年的岁首新年,蕴含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中华文化厚重的传统。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春节从“中国时间”到“全球时刻”。春节走向世界意味着(     
①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人类文化共享的要素与功能
②根植于民族历史的文化能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④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10年来,中国与沿线国家齐心协力打造这条互尊互信之路、文明互鉴之路、合作共赢之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5月22日,“信”字当选为2023“一带一路”年度汉字。《说文解字》解释为“信,诚也。”这表明(     
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决定
②文化是对政治和经济状况的如实反映
③中华优秀文化能与时代主题同频共振
④优秀文化决定着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新时代新征程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对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价值。

202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指出,“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针对一些地方学雷锋活动流于形式等问题,2023年3月3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系统关于新时代学习弘扬雷锋精神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约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要将学雷锋活动始终当作一项常规工作来抓,充分结合学生特点和成长规律,丰富拓展学雷锋活动的方式方法,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使学雷锋活动常态化长效化。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开展学雷锋活动对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各地教育部门应如何避免学雷锋活动流于形式。
(3)某校组织学雷锋活动,请你写出两种活动方式以及各自对应的主题。
4 . 歌曲《妈妈的那碗大陈面》,围绕浙江大陈村孝文化故事“大陈面”创作,延伸出微电影、婺剧、音乐剧等多种版本,助推了“大陈面”品牌产业的开发。得益于村歌的品牌效应,大陈村各项产业陆续振兴,游客慕名而来的同时吸引了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回乡创业。由此可见(     
①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与转化是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抓手
②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传统文化得以呈现和传承
③激活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有利于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
④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能让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丰富起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不仅要求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家家仓廪实衣食足,而且还要求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人人知礼节明荣辱。在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实现二者协调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经验。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人民业已有了自己的中央政府……它将领导全国人民克服一-切困难,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扫除旧中国所留下来的贫困和愚昧,逐步地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创造性地确定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


(1)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历程表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既有物质文明,又有精神文明,是二者的协调发展。结合材料并运用矛盾的同一性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社会功能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经验。
(3)清明节前,学校团委计划发起"传承红色文化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请你就该活动向团委提出两条建议。
2023-04-13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2023届高三普通高中学科教学质量检测文综政治试题
6 . 多少人曾一遍遍观看经典红色电影《党的女儿》《青春之歌》,在李玉梅、林道静的经历中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多少人曾把《平凡的世界》作为枕边书,一次次与孙少安、孙少平隔空对话,为改变命运而不懈奋斗;多少人看完豫剧《朝阳沟》后,立志扎根农村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可见,经典文艺(     
①能启迪人们发现生活之美、心灵之美
②弘扬主流价值观,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③以超越生活的艺术创造感动人心、引发共鸣
④以创作者为真正的主角揭示生活底蕴、幸福内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3-29更新 | 182次组卷 | 5卷引用:宁夏中卫市2023届高考二模文综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29年12月28日,古田会议-----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召开。古田镇因“古田会议"而载入史册,成为闻名全国的红色圣地之一。

近几年,古田镇充分挖掘红色资源,以红色教育、红色艺术和红色文创等为牵引,推进红色资源+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构建了完整的红色旅游产业链,实现了从贫困地区到福建首个5A级红色旅游景区的华丽转身,提高了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造福了当地百姓。

戴红军帽,穿红军服,走红军走过的路,充满仪式感的体验,让各地学员、游客纷至沓来。“当你行走在红军曾经走过的崎岖山路上,就能感受到当今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刚冒雨走完红军路的游客说,“红色文化之旅锻炼了我们的意志,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懂得,只要不畏艰辛,就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红色文化的作用。
8 . 被誉为“钢铁摇篮”的北京科技大学,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众多具有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对促进我国钢铁产业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这表明(     )
①国家教育质量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方向
②高素质人才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③教育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④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乡村振兴读书群”是“书香政协”建设的生动缩影。读书学习是新时代人民政协的工作内容和基本功。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例,全国政协聚焦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将党史学习贯穿48个主题读书群,385名全国政协委员分别担任群主、导读,举行“品读红色经典”等线下讲读会,分享思想感悟,凝聚奋进力量。“书香政协”建设(     
①能够为新时代我国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②利于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③通过筑牢思想高地、锻炼业务水平打造过硬政协队伍
④通过创新文化传播的手段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在地铁车厢内吃东西,用手机追剧时外放声音,车门关闭后扒门……针对类似现象,2019年10月16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为乘客行为立起刚性规矩,以制度划定文明底线。用好制度管出好习惯,是涵养“车厢里的文明”的必然之举。“以制度划定文明底线”体现了(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②优秀文化对政治建设有促进作用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④以制度文明引领良好的文明风尚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
2022-11-22更新 | 57次组卷 | 59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六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