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融合发展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激发文旅消费意愿,让更多人愿意走出家门拥抱诗和远方。一票难求的热门景区、每天满房的网红酒店、需要抢购的演出票、排队用餐的小吃店……2023年暑期出游旺季,文旅市场火热。2023年以来,得益于一系列促进文旅消费的政策,我国文旅消费需求加速释放,部分业态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甚至更高。文旅融合、智慧旅游催生出更多让人们喜闻乐见的新产品。国庆节期间,文博看展、文化演艺、国风国潮热成为旅游新风尚;旅行+演艺”“旅行+看展”“旅行+逛博物馆受到市场青睐;各地相继推出看展式社交、国风汉服、围炉煮茶、音乐雅集等活动,让人们在旅游中感悟中华文化、涵养文化自信。演唱会、音乐节所在地周边的酒店预订量同比升高,周边消费场景的溢出效应愈发明显,文化旅游消费联通着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成为促进文旅融合迈上新阶段的动力。

材料二   奔流的黄河沿着阿拉善高新区、示范区而过,带来了风光无限的自然生态,也带来了厚重的文化底蕴。阿拉善高新区、示范区依托紧邻黄河和乌兰布和沙漠两大资源,全力打造驼盐古道精品旅游线路,以合理布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旅游产业布局,将沿线景点建设成集观光、娱乐、休闲、餐饮、探险于一体的旅游+历史”“旅游+文化”“旅游+生态乡村旅游示范点,持续提升游客的旅行体验,引来更大流量。赏胡杨美景、看精彩赛事,享文化活动、品特色美食……2023年中秋节、国庆节期间,阿拉善盟围绕弘扬北疆文化   赓续中华文脉主题,以城乡联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精心打造异彩纷呈的遇见醉美金秋胡杨”“遇见醉美英雄荟萃”“遇见醉美激情沙漠三大主题活动,推出30余项文旅活动和60余项文化惠民活动,引爆旅游人气,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前来打卡,交出了超预期的文旅成绩单。双节期间,阿拉善盟接待国内客流量165.94万人次,是2019年同期的1.84倍,旅游经济呈现出强劲复苏势头和巨大发展潜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内涵与功能”的有关知识,分析推动文旅融合创新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哲学与文化》的有关知识,说明阿拉善盟是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2024-05-18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政治试题
2 . 2023年11月24日,汉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暨首届东汉文化研讨会在枣阳市举行。襄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柯红勇表示,举办汉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是传承发展汉文化特别是东汉文化、深化拓展中华文明理论研究的有效路径和举措,更是深度挖掘和发扬枣阳汉文化、促进枣阳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平台。由此可见,举办此次座谈会有利于(       )
①彰显时代精神,讲好中国故事
②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
③加强文化宣传,推动文化交融
④挖掘文化资源,推动经济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一方小烤炉,一张矮脚四方小桌,在“四四方方”中“淄博烧烤”成功火出圈。小小一串烧烤,贯穿着齐风韶韵的文化和历史。历史的积淀与现实的激情叠加在一起,融合成了一座文旅城市的生命张力。这折射出(     
①文化具有推动发展的功能                           
②文化发展要保持开放心态
③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A.②④B.①③C.①④D.②③
2023-05-31更新 | 34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赤壁市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联考政治试题
4 . 贺炜在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决赛后的解说中说道:“我们为什么深爱着足球这项运动,因为他不仅展现了球员们励志的奋斗故事,还寄托了我们普通人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梦想。无论今晚你支持的球队是胜是负,都希望今天晚上的感悟,能够帮你勇敢面对明天早上推开门之后真实的生活,这才是这项运动真正的魅力!”下列观点与材料意思相一致的是(       
①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自身素质
②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
③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
④文化包括意识形态性质和非意识形态的内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玉龙雪山下的一个纳西族村落里,袅袅炊烟绵延了1000年。如今,这座古老村落焕发出新的生机。玉湖村由于海拔高、土地贫瘠,曾是丽江坝区最贫困的村子之一。

“为改变发展方式,村里强化古宅古建、古树名木、乡土文化保护。”玉湖村党总支书记和旺盛说,村里制定了居民建房管理办法、民居修筑修缮控制规定,让一屋一墙、一路一水与古村风貌相一致。各级政府投入4000万元改善基础设施后,村里开了20多家民宿客栈、11家农家乐,90%以上的村民吃上“旅游饭”。改良纳西菜、增设民俗体验、民族歌舞表演……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这个千年古村。该村还成立了纳西民俗文化研究所,未来还将打造十大非遗院落,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纳西传统手工艺、乡村音乐等元素使得文化“活”起来,古村“火”起来。玉湖村已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传统村落”“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1)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分析,玉湖村是如何实现文化“活”起来,古村“火"起来的。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的知识,分析玉湖村是如何处理古村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3)纳西族村落走出一条“文化遗产变资产”的新路是如何体现创新思维的。
2022-11-25更新 | 39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2022年“小镇做题家”话题再次风靡网络,这个称呼指代出身小城镇,埋头苦读、擅长应试,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本是网友们的自嘲。而这样的自嘲却在无知媒体的推动下渐渐成为了贬义词。而更多的网友则是大胆呼吁,无论是“打工人”还是“小镇做题家”,每个梦想都应被善待。“寒门贵子不该被嘲讽为小镇做题家”一度跻身网络媒体热搜榜前列。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文化产业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②网络流行语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文化具有引领社会风尚的功能
④网络文化作为当前文化的核心,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7 . 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河北省2022“非遗过大年”活动主会场于1月25日(小年)至2月15日(正月十五)在石家庄火热开启。本次活动线上线下同步展开。通过短视频、直播和体验等形式,集中展现石家庄精彩纷呈的年俗活动和河北丰富多彩的文艺曲艺。线上线下观众饱览河北民俗文化,尽享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此次活动(     
①是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享受文化
②以礼敬态度对待了优秀的传统文化
③目的在于开发文化的商业价值
④展示出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有多样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四场开闭幕式魅力四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贯穿始终,中华文化和冰雪元素交相辉映,体现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运动之美,诠释了新时代中国可信、可爱、可敬的形象。三个赛区一流的场馆设施,严谨专业的赛事组织,温馨周到的服务,赢得参赛各方一致好评。赛事吸引了全球数十亿观众观赛,成为收视率最高的一届冬奥会!概括上述这段总结的主旨,下列说法中最恰当的是(     
A.爱国情怀铸就辉煌,时代主题充分彰显
B.冰雪运动超常发展,体育精神成果丰硕
C.冬奥赛事精彩纷呈,国际社会积极评价
D.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冬奥遗产助力经济
2022-05-18更新 | 814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北省广水市文华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五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粤剧长期以来被看作是岭南地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剧种,在300多年的发展中,吸收接纳了进入岭南的剧种声腔及各类剧目。20世纪80年代的数据显示,粤剧曾经有过记录的剧目数量超过1.3万部。最近40年来,新创剧目让这个数字不断增加。粤剧在适用粤方言之前曾有过漫长的舞台官话时期,其承载了高腔、昆腔、梆子、二黄等南北声腔的经典作品,最终浓缩成了粤剧独特的“排场”。

文化品格是中国戏曲诸剧种在千百年的孕育、发展、衍变进程中,逐渐呈现出来的独特个性,是当前戏曲类非遗保护的中心内容。有专家评价,粤剧“集南北戏曲之大成”“发挥民族性的趣味和地方性的灵敏”,是“富有朝气的一种新写意派艺术”,在海外成为中国戏曲的典型代表之一。粤剧几百年的艺术历史和文化实践,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地方剧种的界定。

特定的岭南文化、近代广州生活、城市商业支撑、变化发展的时尚风气,让粤剧呈现出基于“民族性”与“地方性”双向互动而形成的独特文化品格及发展途径。这种文化品格的延续是其得以活态保护的重要因素。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特殊性”的知识,解读粤剧的文化特征。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分析粤剧能够传承至今的内在原因。
2022-03-25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亚文化之都”评选是由中日韩三国发起的亚洲第一个国际性文化城市命名活动,对提升当选城市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自2021年启动2023年“东亚文化之都”申报工作以来,湖北省某市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用文化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该市“以文聚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戏曲演出和交流中心,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非遗保护传承;“以文互鉴”,召开文化旅游博览会,以日韩为重点开展文化交流互鉴,建设国际文化交往中心;“以文惠民”,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开展读书节、艺术节等主题群众文化活动;“以文兴城”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入围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城市。目前,该市创建“东亚文化之都"的各项筹划举措正在扎实落地中。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该市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
2022-03-22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八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