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政治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6 道试题
1 .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表明(       
①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②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
③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到底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0-10-09更新 | 282次组卷 | 35卷引用:《2021年高二政治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必修3)2.1 感受文化影响
2 . 2019年全国两会,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通过“5G+VR全景”技术,用更快的传输速度、互动性更强的画面内容,营造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提供沉浸式的传播体验。用户只需通过人民日报“两微两端”打开专题页面,就仿佛置身两会现场,感受更鲜活生动的场景。这表明(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科技发展可以助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
②推进多媒体深度融合,有利于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和影响力
③科技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推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④大众传媒能够超越时空的局限,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10-07更新 | 200次组卷 | 44卷引用:《2020-2021学年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人教版必修3 4.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重点练)
3 . 2019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俄罗斯建交7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金质纪念币背面图案精选两国代表性建筑等,通过精湛、精美的设计庆祝两国关系走过极不平凡的历程。由此可见(       
①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文化载体是多种多样的
③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④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9-22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政治统编版 必修4:第七课综合训练
4 . 好的文艺作品犹如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说明(   
A.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B.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C.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优秀文化能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2020-09-22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政治统编版 必修4: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框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19-20高二·全国·课后作业
5 . 新疆曲子剧俗称“新疆小曲子”,是由陕西曲子、青海平弦、兰州鼓子、西北民歌等流入新疆后,融合了新疆多民族的音乐艺术,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地方戏曲剧种,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疆曲子剧的历史演变、发展表明(       
①我国各民族文化互相吸收、借鉴
②民族文化的差异决定了各民族间经济、政治的不同
③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逐渐消失
④各民族文化具有民族的个性和特征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2020-09-20更新 | 16次组卷 | 4卷引用:统编版2019 必修4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2框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6 . “善”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特质和核心价值。与人为善、戒恶扬善,以和为贵、以善为美的“善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古代,善念善行可以“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己及人;在今天,人人存善念,行善举,扬善德,明礼崇德,如同微笑,可以相互感染和传递,一个个小善举聚成社会风气的“厚德”。这表明“善文化”(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特征的集中表现
②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继承性
③对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
④具有社会历史性和生命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9-20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2019 必修4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第1框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7 . 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是我国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文物的聚散回归与国家治乱兴衰息息相关。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年有1000多件文物回归,回归文物数量之多、等级之高、意义之重大,在文物追索工作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海外文物的回归(     
①彰显了文化对政治的重要作用     ②说明精神现象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得益于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④有助于增强公民的民族自豪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9-1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学易精品同步课堂》统编版必修1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练习)
8 . 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表明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
2020-09-06更新 | 1400次组卷 | 14卷引用:新人教版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1课随堂巩固检测
9 . 这个时代需要我们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这体现了(       
A.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B.工匠精神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C.先进文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D.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0 . 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典型特征是定居,由此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熟人社会”,这就导致中国人更强调“仁爱礼仪”;西方古代海洋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典型特征是迁徙,并由此形成了“生人社会”,这就导致西方人更注重“契约精神”。这说明(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不同文化之间需要取长补短,不断融合
③一定的文化是对一定的经济的反映   ④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民族的土壤之中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