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政治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1 . 歌唱家李谷一用歌声见证改革开放,用作品抒发人民的心声。《乡恋》被誉为“改革开放后第一首流行歌曲”,《难忘今宵》给千万个中国家庭送去欢乐和祝福,《我和我的祖国》倾诉了对祖国的真情挚爱。这说明(     
①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亦步亦趋的
②社会变化必然推动文化的发展
③一定的文化反映一定的社会发展进程
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 . 在地铁车厢内吃东西,用手机追剧时外放声音,车门关闭后扒门……针对类似现象,2019年10月16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为乘客行为立起刚性规矩,以制度划定文明底线。用好制度管出好习惯,是涵养“车厢里的文明”的必然之举。“以制度划定文明底线”体现了(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②优秀文化对政治建设有促进作用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④以制度文明引领良好的文明风尚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
2022-11-22更新 | 57次组卷 | 59卷引用:《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能力提升)
21-22高二·全国·假期作业
3 . 艾思奇被誉为“善用大众话语的人民哲学家”。他的《大众哲学》一书以大众话语为载体,将深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众耳熟能详的事例结合起来,直接满足了当时人们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热切期望,启蒙了成千上万青年的革命理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俗化作出了卓越贡献。由此可见(       
①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
②先进文化只要走进大众,就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优秀的文化成果能紧扣时代脉搏,回应时代呼声
④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政治的反映,又给予政治以重大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7-08更新 | 5308次组卷 | 23卷引用: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B卷 能力提升
4 . 国庆期间,“国庆经济”有效激发“爱国力”成为消费热点,相关商品、红色旅游等以爱国为主题的文化消费成为亮点。人们在多种多样的文化休闲和文化活动中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丰富了自己的生活体验,也带来了文化消费市场的兴旺红火。这表明(       
①文化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
②以“爱国”为主题的文化消费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显著,文化推动经济的发展
④在红色旅游消费中提高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和标志的文化素养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1-11-05更新 | 428次组卷 | 16卷引用:《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能力提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于2021年7月16日在福州开幕。我国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之后,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提出,让世界遗产为乡村文化振兴服务,要让内容充实起来、形式灵动起来、运营活跃起来、村民参与进来、效益凸现出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实质性贡献。此举旨在(       )
①凝聚文物保护共识、涵养乡村文化根基②激发村民文化参与、鼓励乡村文化创新
③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维护世界和平发展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筑牢民族精神根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6 . “青衿”是周朝学子的服装,因此“青衿”多用来指代读书人;“巾帼”原指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后作为妇女的代称;“乌纱帽”为古代官吏戴的一种帽子,后来则是官老爷的代称;“黄裳”原指黄色的下衣,但在古代黄色表示尊贵,穿黄裳意味着高居尊位,因而“黄裳”就成了将做君主的太子的别称。这些服饰文化现象折射出(  )
①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②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不同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                      
④一定文化是对一定经济、政治的反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9-06更新 | 560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东省泰安九中2017-2018学年度文化生活测试题
7 .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从“拼经济、拼管理”到“拼文化”的阶段,城市竞争实际上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的竞争,呈现出“以文化论输赢、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败。的新格局,文化成为决定城市未来发展的根本所在。如果你以此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可用到的关键词最合适的一组是(     
①文化是影响城市综合实力的长期战略性因素②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城市文化
③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增强城市凝聚力和向心力④文化对城市发展具有核心决定作用
A.③④B.①③C.②③D.①②
2021-09-05更新 | 272次组卷 | 31卷引用: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3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同步检测训练习题
8 . 历史地理学家将地名比作人类历史的活化石。循着地名,人们可以跨越时间之河,探寻到当地的历史渊源和背后故事。重视地名文化,规范地名使用,不仅会让中国的地名更富有传统文化味,也将让人们更能记得住乡愁。由此可见(       
A.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集中表现B.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
C.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D.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9 . 电视剧《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最终建立中国共产党历史必然性,获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能够在改造世界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决定、相互影响
③主旋律电视剧始终主导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
④文艺创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深层次内容,是社会制度、国家政权得以建立和维护的重要基础。这说明(     
①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基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作用
③社会进步扩大了文化的政治性功能   ④文化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