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垃圾分类,无疑是今年最热的话题之一。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从7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的《上海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刚开始宣传的时候,有些居民很排斥,有些居民处于“理念上认同,行动上滞后”的阶段,还有些居民培训完了正式扔垃圾的时候对垃圾的分类又会搞混。针对这些问题,上海市各城区深入党政机关、学校、社区、园区等地,开展《条例》宣教月活动,不断营造浓厚的依法分类的社会氛围。全市充分运用各类宣传媒介,如电视台、广播、大型LED电子屏、公交车站、地铁灯箱等,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大街小巷。社区设立“生活垃圾分类科普体验馆”,通过寓教于乐的体验式互动,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条例》实施初期,居委会在每个投放点安排1-2名志愿者值守,指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同时通过先进表彰、社区红黑榜等公示方式,增强居民垃圾分类积极性。居民每次投放完垃圾还可以通过扫描桶上安装的智能积分卡进行积分,积分到一定数量后,通过上海市推行的绿色账户来换油换米。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上海市是怎样有效推进垃圾分类的。
2021-08-2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蒲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2 .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墨子·所染》)下列句子与此句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相同的是(       
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②邻要好邻,行要好伴
③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2020年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届时,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拼多多、美团等网络平台将联合举办“非遗购物节”。同时,各地也将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线下“非遗购物节”活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融入当代生活,让人民群众在非遗购物体验中共同参与非遗保护、共享非遗保护成果。这说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20-06-17更新 | 737次组卷 | 34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邻水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2018年9月23日,农历秋分,我国亿万农民迎来第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节日一一“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农民丰收节”不仅是农民庆祝丰收、享受丰收的好日子,也是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最生动的体现。农民丰收是乡村振兴的希望,乡村振兴又为农民丰收厚植沃土。“中国农民丰收节”用最喜庆的方式勾勒出中国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描绘出乡村振兴最美好的愿景。2018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助于凝聚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不仅表明了国家对“农”的关怀、尊重和敬意,更能唤醒人们对被城市化进程遮蔽的农业发展和农村生活的热情,唤醒每个人对农民和生活本源的关心;能够吸引更多社会群体投身农业,成为新农人,激发出全社会兴农、助农、爱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乡村振兴集聚人才、集聚力量,同时增强亿万农民振兴乡村的热情和信心。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2)某村委会就如何参加全县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向全体村民征求意见,请你以该村村民的身份就如何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提出两条建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登滕王阁,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游西湖,感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纵情山水之间,品味诗词之美,“跟着诗词去旅行”成为人们出游新选择。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游历大好河山,感受诗词魅力,有助于深化文化体验
B.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传承诗词文化重在发掘其经济价值
C.文化旅游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文化修养
D.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019-06-08更新 | 5669次组卷 | 87卷引用:四川省新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体现的道理与漫画寓意一致的是

①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②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③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④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4-08更新 | 1266次组卷 | 2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