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张连印同志信仰如炬初心如磐,卸甲不移志、退休不褪色,为党的事业拼搏不息、奋斗不止;为宣传褒扬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张连印同志“时代楷模”称号,并号召我们向他学习。这是基于(     
①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汲取奋进力量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有形的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12-15更新 | 168次组卷 | 2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一模文综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高度契合党中央赋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使命任务和功能定位,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点工作。M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礼堂等场地,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并在实践中总结创新出群众点单(筛选群众需求)、中心派单(对一时一地难以解决的问题由县区中心联系派遣有承接能力的志愿服务队伍)、组织认单(组织有资质的社会志愿服务队伍承接和实施)、政府买单(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考核评估,对那些群众评价高、工作完成度好的给予奖补)的“你点我供”四单运行机制,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使文明实践工作服务做到了老百姓心坎上,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特别是被服务的村(居)民也主动成为志愿者。

M市围绕理论宣讲医疗健康、科技科普、生产发展、生活服务等主题内容,通过细化四单运行,实施“健康直通车”“信息直通车”“科技直通车”“文化直通车”“随手公益”“微心愿”等多项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让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天天见、日日新,长流水、不断线,成为一池“活水”,浇灌文明之花。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说明M市四单运行机制是如何贯彻群众路线的。
(2)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能浇灌文明之花。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M市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对此加以说明。
(3)某校拟举办一次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请你拟定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主题并说明开展此次活动的目的。
3 . 2021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有关情况。庆祝活动主要包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举行庆祝大会、开展“七一勋章”评选和全国“两优一先”评选表彰、举办大型主题展览、举办文艺演出和召开理论研讨会和座谈会等活动。中共中央举办系列活动是基于(     
A.文化决定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B.文化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C.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D.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2021-07-22更新 | 192次组卷 | 4卷引用: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政治试题
4 . 2020年,我国国内综艺节目掀起“青春”热潮。《上线吧!华彩少年》以“国风创新演绎”为立意和核心,展现少年能量;《青春在大地》以青春为题,讲述年轻扶贫工作者亲历的脱贫攻坚故事;《向上吧!青春》以优秀青年榜样的人生选择、工作经历和生活状态,向社会传达着朝气蓬勃的年轻声音……此类节目的文化价值是(       
①展示青年责任担当,使人力量倍增②凸显了奋斗的意义,决定人生方向
③营造向上文化氛围,陶冶高尚情操④通过传播手段创新,传递青春能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0年12月13日是第七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见下图)

从图可以看出,国家设立公祭日是基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②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会受文化的影响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④人们的交往方式带有特定的文化印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1-14更新 | 118次组卷 | 3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6 .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好诗词》等一系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以全新的互动模式为亮点,通过现代传播方式,以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为宗旨,强化现场嘉宾讲解以揭示传统文化背后的故事及传统价值观,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效果。这说明
①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大众传媒得以大力弘扬
②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中华传统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
④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的前提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7 . 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一 专家解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通篇《决定》体现了依法治国首先要依法行政、依法治官,坚决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材料二 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党和政府自身善于并习惯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各项工作,也需要政府引导广大民众自觉提升法治觉悟,养成并习惯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置日常事务。
(1)结合材料一,运用我国政府受人民监督的知识,分析依法行政、依法治官必要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政府该如何引导广大民众养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置日常事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