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 道试题
1 . 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可见,加强劳动教育(       
①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彻底变革现有劳动教育制度
②要发挥劳动的综合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③关键在于潜移默化,重点在于弘扬劳动精神
④需要注重统筹各方,营造崇尚劳动的良好氛围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好“家风好,就能家道兴旺、和顺美满;家风坏,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沐浴着谦虚谨慎、律己以严的家教熏陶,人会多一些手握戒尺、心存敬畏的自觉。这表明(     
①家风对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有重要影响②家风无形地塑造人的品格
③文化环境决定人的行事方式④人只能被动接受家风的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0-25更新 | 135次组卷 | 35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某中学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教育和“节粮、节水、节电”专题教育活动,加强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传统、礼节礼仪等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引导作用,着力创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校园文化。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对“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学生健康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的观点加以分析说明。
2021-09-22更新 | 187次组卷 | 16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北省孝感市部分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中华民族的“家文化”使人们对家有着强烈的热爱眷恋,“孝文化”使人们把赡养老人为之尽孝看作人生大事。在我国,90%的老年人认为居家养老是自己最中意的养老方式。由此可见(     )
①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④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变动性
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来,依托于互联网平台而迅速成长起来的“微公益”备爱关注,微博打拐、免费午餐、衣加衣温暖行动……中国正大步流星跨向公益新时代。只要有爱心,每个人都有机会投入公益,让社会充满爱,充满善,更让自己获得快乐和尊严。微公益,毋宁说是微革命,中国更多是微观的,正如一位智者所言:“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你不停努力,中国便会更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开展“微公益”活动的重要意义。
12-13高三上·福建三明·期末
6 . “红灯、绿灯、警灯,灯灯为令;弯道、坡道、直道,道道小心”“时间要紧,没有安全要紧;金钱再好,不如活着更好”“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些都是我们随处可见的公益广告。如今公益广告已成为社区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这表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B.文化能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强制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
2021-05-29更新 | 158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北襄阳市四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
7 . “礼者,天地之序也。”回顾新中国成立71年的历史不难发现,国家重大纪念日举行阅兵和群众游行已是制度化安排,通过行为符号(阅兵、游行、升旗)、物件符号(花车、领导人巨幅画像)、声音符号(鸣放礼炮、奏国歌)、语言符号(领导人讲话和标语口号)等仪式展演方式强化了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忱。由此可见(     
①阅兵和群众游行活动显示了大众传媒的强大功能
②文化符号是文化的物质载体,创新了文化传播的途径
③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仪式展演可以提升群众的参与度,说明爱国主义是具体而非抽象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2-07更新 | 90次组卷 | 36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政治试题
8 . 中国人喜欢《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曲,歌曲告诉忙碌奔波的人们不要忘记亲情,常回家看看操劳一生的“空巢老人”。但近期英国的一项调查却得出相反的结论:欧洲一些国家近年出现大批成年子女“归巢族”,给父母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报告称:成年子女“归巢”对他们的退休生活是一种侵扰。这说明(       )
①人们对“空巢”与“归巢”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
②不同经济生活和文化背景对东、西方人的影响是不同的
③不同经济生活和文化背景表现的亲子关系具有共性
④东、西方人对“空巢”与“回巢”的态度各有个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2020年实现我国建成全面小康目标关键之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A县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同频共振:注重下乡“送文化”,让贫困群众有书看、有报读、有电视电影看;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脱贫攻坚一线蹲点采风,创作演出了一批说身边人、讲A县事的小品小剧,提升了贫困群众的脱贫积极性;依托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开设道德讲堂;科技讲堂、法制讲堂等,打造传授新知识、培育新农民的学习平台;组建百人脱贫攻坚政策宣讲团,走村入户宣传宣讲,帮助贫困群众找准思想上的“穷根”,提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气神。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A县文化扶贫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作用。
2021-01-1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政治试题

10 . 2019年9月16日,正在河南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新县的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和革命博物馆,缅怀革命先烈,告慰革命英灵。习近平强调,“吃水不忘掘井人”,红色江山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革命前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始终铭记缅怀革命先烈。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巩固升华理想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告慰革命先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到“红色旅游”之中。他们觉得看着革命先辈们走过的路,种过的地,住过的房间,能无比真实地感受到他们曾经的生活,能唤醒沉淀在他们灵魂深处的红色基因,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年轻人参与红色旅游为什么会有如此深切的体会?
2020-12-17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部分普通高中2021届高三12月联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