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1 . 国家话剧院新创剧目《抗战中的文艺》2022年10月1日晚在国家大剧院首演。该剧以文献剧的形式,展现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中中国文艺界人士的精神与风骨,致敬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作出贡献的文化先驱。这是基于(     
①优秀文化决定人们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②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文化是政治的集中表现又反作用于政治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1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三大联考(11月)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学生不会剥煮熟的鸡蛋、不会拿扫帚扫地,大学生让家长定期到校洗衣服、请家政公司来宿舍搞卫生……类似报道频频引发社会热议。

2022年秋季学期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2022年版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显示,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健康、农业生产劳作等任务,将分别贯穿不同年级段。

对于劳动教育,社会上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比如,有家长就对劳动课的设置持保留意见,认为孩子去学校是读书不是去做体力劳动。不少家长替孩子包办除学习之外的一切事宜,甚至用“不努力读书,今后就去做苦力”等对孩子进行“恐吓教育”。这些错误的认识与教育方式亟须纠正。学校和家长必须意识到,义务教育阶段必须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此方能为孩子未来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学生生活劳动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仅仅依靠修改课程标准、学校增加劳动课程是不行的。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023-03-15更新 | 72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共同富裕,教育为本。作为共同富裕的样板村,浙江省宁波市滕头村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风貌,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示范性和代表性,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题材和生动案例。近年来,滕头村先后投入3亿多元,新建改建了滕头乡村振兴学院、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滕头展览馆、世博滕头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一批具有题材优势和地方特色的教育平台,通过以案例剖析+观摩实践+互动交流为主的沉浸式教学模式,学员可按需开展红色党史、产业发展、美丽乡村、社会治理等个性化教学,深入领略乡村振兴发展成果,感受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深刻变化。20多年来累计教育培训中小学生520多万人次,成为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窗口。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说明该村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培养时代新人的作用。
2022-12-19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4 . “远离都市车马喧,偷得浮生半日闲”。近年来,很多寺庙开展住宿旅游项目,游客参加寺庙住宿旅游,远离都市喧嚣,清晨听着鸟儿的鸣叫醒来,看僧人进行早课、禅修、抄经、冥想等活动,在体验佛教文化的过程中使自己的身心得到释放。这说明(     
①人们可以自觉、能动地选择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②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情操
③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能够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
④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2-19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湖南有一所名校,素质教育成果累累。该校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让学生自主参与各种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素养。今年,该校拟开展主题为“律动青春,强国有我”的活动。


如果你是该校学生,请你结合生活实际,围绕主题“律动青春,强国有我”进行活动设计。要求∶①写出活动形式(至少2种)及设计意图。②学科术语规范,所用观点应契合主题,内在逻辑一致。③字数在150字左右。
2022-12-1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练习政治试题
6 . 近年来,遍布农村的旧墙体变成美观而又会“说话”的文化墙。这些“文化墙”采用图画、顺口溜、诗歌等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环保知识、家庭美德、法律知识、卫生常识等,展示了新农村的良好风貌,让墙壁说“文明话”。这表明(       

①文化氛围是摸得着、看得见的       
②增强群众的文化体验是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
③农村的文化特质可以通过文化墙展示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需要营造一定的文化环境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7 . 2020年3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家通用手语方案》正式实施的第一天,上海第四聋校47名同学跟随着老师的现场示范和视频演示,用手语整齐有力地“唱响”国歌。发布国歌标准手语版,规范手语“唱”国歌(       
①是基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②表明手语已成为文化交流传播和文明传承的基本载体
③有利于残障人士体会国歌的真实内涵,激发爱国情感
④旨在更好发挥传媒沟通、共享和创造文化的功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随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开展,一个个公共服务圈渐趋完善。近年来,吉林市依托市、区、县三级图书馆、博物馆、群众艺术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文化讲堂、文化沙龙等活动,图书馆年访问人数突破80万人次,博物馆年参观量近120万人次。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开展有利于(     
①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提供丰富精神食粮
②繁荣城市文化市场,满足人们文化需求
③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彰显文化社会效益
④增强文化自觉自信,引领文化发展方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北京冬奥会完美落幕,但承载着奥林匹克精神的火种仍在照亮着人类团结合作、战胜困难的前进道路,唱响在北京冬奥会的奥林匹克口号仍在全世界传递,带给人们信心、温暖和希望,凝聚起共同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这表明(       
①群众喜闻乐见是评价文化创造是否成功的客观标准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③一定的精神产品总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才能体现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取决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0 . 回归祖国以来的20年,是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在公民爱国教育方面,特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构筑多元立体全方位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增强了澳门居民对国家的归属感和国民身份认同,强化了爱国爱澳的核心价值。特区政府强化爱国教育旨在(     
①营造爱国爱澳的文化环境,着力培育公民的国家认同
②发挥教育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使爱国爱澳成为主流价值观
③发挥优秀文化的精神根基作用,增强澳门同胞的凝聚力
④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2-11-25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