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启动“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活动,有助于发挥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
2021-08-12更新 | 12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秋季高三政治开学摸底考试卷》03(浙江专用)
2 . 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公益性的文化机构担负着文化传播和教育的职能,一般而言,它们对公众免费或低价开放。某市图书馆的调查结果显示,多年来,经常进馆阅读的流浪汉,其文化素养也得到了比较明显的提升。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②人们往往是主动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的熏陶,进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③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阅读逐步培养出来的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6-12更新 | 19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高考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浙江版)课时13 文化传承与创新
3 . 古代孟母三迁,当今基层政府和社区组织重视文化公园、文化走廊、文化橱窗建设。两者相隔千年,背后却蕴含着相同的道理,这就是(       
A.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B.文化建设推动着经济建设
C.文化环境对人的素质有重要影响
D.人的文化素养在教育活动中养成
2021-01-09更新 | 3708次组卷 | 37卷引用:《2022高考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浙江版)课时12 文化与生活
4 . “礼者,天地之序也。”回顾新中国成立71年的历史不难发现,国家重大纪念日举行阅兵和群众游行已是制度化安排,通过行为符号(阅兵、游行、升旗)、物件符号(花车、领导人巨幅画像)、声音符号(鸣放礼炮、奏国歌)、语言符号(领导人讲话和标语口号)等仪式展演方式强化了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忱。由此可见(     
①阅兵和群众游行活动显示了大众传媒的强大功能
②文化符号是文化的物质载体,创新了文化传播的途径
③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仪式展演可以提升群众的参与度,说明爱国主义是具体而非抽象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2-07更新 | 90次组卷 | 36卷引用:2020届新高考政治模拟导航卷(三)(浙江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0高三·浙江·专题练习
判断题 | 适中(0.65) |
5 . 只要参加文化活动就能促进个人的成长。(      )
2020-12-07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浙江高考政治判断题专项训练》专练23 文化对人的影响
2020高三·浙江·专题练习
判断题 | 较易(0.85) |
6 .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2020-12-0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浙江高考政治判断题专项训练》专练23 文化对人的影响
7 . 文化的力量就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      )
2020-12-0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浙江高考政治判断题专项训练》专练22 文化与社会
2020高三·浙江·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世纪老人冰心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我们之所以应该经常读好书,是因为(       
A.读书可以使我们了解一切知识
B.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C.文化能促进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
D.读书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唯一途径
2020-12-03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浙江选考高效复习指南》专题09 文化与生活(问题)
9 .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周期性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利用文字、语言图片、影像等媒介形式传播英雄事迹和精神,民众在视觉和听觉的震撼中、真善美的体悟中产生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这说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②接受健康文化影响的过程往往是被动的
③价值观是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④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0-07-11更新 | 2230次组卷 | 31卷引用:《五年(2016-2020)高考政治真题分项》(浙江专用) 专题09 文化与生活

10 . 2019年10月1日,《宁波市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是一项“知易行难”的社会性工作,宁波市紧紧抓好舆论宣传、社区发动、学校教育,推动形成“家校社”互动,探索公众参与模式;以活动为载体提升意识,以社区为中心发动群众,以学校为基地引领未来。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需要几代人之不懈努力,真正做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感受文化影响”角度,指出宁波市垃圾分类形成“家校社”互动的作用。
(2)宁波市垃圾分类实施中是如何践行群众路线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