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老字号是我国工商业发展历史中孕育的“金字招牌”。目前,我国有中华老字号1128家、地方老字号3277家,其中有701家中华老字号创立至今超过100年。全国老字号年营业收入超过2万亿元,在消费促进、产业升级、文化引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落实商务部等8部门《关于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的意见》,充分发挥老字号在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2023年1月,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老字号与历史文化资源联动促进品牌消费的通知》,围绕加强老字号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促进老字号历史文化资源利用以及不断激发品牌消费潜力等方面提出具体任务,着力提升老字号与非遗、文物、博物馆等历史文化资源的联动、融合、发展水平。2月,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提出进一步建立健全老字号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持续出实招、出硬招,把“金字招牌”擦得越来越亮。

材料二   老字号的优势在于“老”——老品牌、老技艺、好信誉、好口碑。但老字号的不足,一定程度上也源于“老”,例如存在观念老化、机制老化等问题,特别是在年轻群体中接受程度不够高,难以满足当前消费升级和时代发展需要。发展老字号必须巩固好“老”的优势,破解好“老”的难题。唯有守正创新发展,才是老字号的出路所在,这也是一些老字号能够历经沧桑而生生不息的“传家法宝”。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价值。
(2)唯有守正创新发展,才是老字号的出路所在。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对此进行说明。
(3)某校学生会组织开展以“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老字号”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请你选择一种活动方式,并说明开展这一活动的意义。
2 .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受益于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不断完善,青年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所需所盼的文化产品日渐丰富。不断扩展的精神文化生活空间,正助力中国青年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这主要说明(     
①要把文化建设作为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③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以经济发展为条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4-18更新 | 220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3届高三一模文综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这些年来,随着乡村文化振兴的持续推进,我国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基础越打越牢、效果越来越好。与此同时,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老百姓对乡村文化的期待也水涨船高。城里人盼着能从田园中找寻更美的“诗和远方”,村里人则梦想故乡的小路上也能感受到阳春白雪的芬芳。但在部分地区,农村的“空心化”造成了乡村文化的“荒芜化”,而乡村文化的“荒芜化”反过来又加剧了这些地方农村的“空心化”。乡村文化供需不平衡是影响乡村振兴成效的一个重要短板。在不少地方,乡村文化需求一直很旺盛,但乡村文化供给却长期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与城市相比,乡村文化产业的基础还较薄弱,存在市场投入较大、回报周期较长等问题。

乡村文化资源是一座富矿,乡村文化市场是一个旺铺。治理乡村文化的“水土流失”,做好了不仅能收获村里人的“芳心”,更能吸引城里人的目光。2023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三部门印发工作方案,在2023年举办“大地欢歌”全国乡村文化活动年,以“四季村晚”“农业文化遗产里的中国”等文化展示活动为引导,带动各地因地制宜组织开展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四季村晚”等活动的显著特征是时代性强、乡土味浓、人情味重——时间线贯穿二十四节气,地点主要在村里头和家门口,主人公大部分是土生土长的“咱们屯里的人”,展现的都是新时代各地农村的新气象和广大农民的新风貌。


(1)举办“大地欢歌”全国乡村文化活动年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治理乡村文化“水土流失”。
(3)为加大2023年“大地欢歌”全国乡村文化活动年宣传力度,请你写两条宣传标语。
要求:围绕主题,言简意赅,每条标语限15字以内。
2023-04-12更新 | 40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政治试题
4 . 中国社科院社会心理与行为实验室以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未成年人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数字生活与网络保护研究报告(2021~2022)指出,网络内容媒介频繁使用影响未成年人价值观取向。从调查结果看,玩网络游戏的频率可能会影响未成年人的外在价值取向。这说明人的价值观(     
①能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行为方式
②具有恒定性,一经形成很难改变
③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
④与特定的环境和活动分不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4-11更新 | 293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新未来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文综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环境决定人的发展
②人的成长受环境影响
③文化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④文化可以完美塑造人生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023-03-2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艺书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学生不会剥煮熟的鸡蛋、不会拿扫帚扫地,大学生让家长定期到校洗衣服、请家政公司来宿舍搞卫生……类似报道频频引发社会热议。

2022年秋季学期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2022年版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显示,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健康、农业生产劳作等任务,将分别贯穿不同年级段。

对于劳动教育,社会上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比如,有家长就对劳动课的设置持保留意见,认为孩子去学校是读书不是去做体力劳动。不少家长替孩子包办除学习之外的一切事宜,甚至用“不努力读书,今后就去做苦力”等对孩子进行“恐吓教育”。这些错误的认识与教育方式亟须纠正。学校和家长必须意识到,义务教育阶段必须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此方能为孩子未来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学生生活劳动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仅仅依靠修改课程标准、学校增加劳动课程是不行的。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023-03-15更新 | 7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河南省安阳市高三毕业班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7 .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组织52个区直部门、7个街道镇主要负责人以及168名村(社区)支部书记参观廉政教育学校,引导“一把手”自觉接受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强化党性、纪法和廉政教育,拧紧思想“总开关”。可见(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B.人们要立足于社会实践进行文化创新
C.参加文化活动是培育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D.人生观对人的终身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022-08-04更新 | 19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政治试题
8 . 在某市开展的“戏曲进校园”活动中,该市曲剧团的演员们现场表演了折子戏《麻风女》《钓金龟》的精彩片段,师生们在欣赏美妙的艺术表演的同时,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戏曲进校园”活动的意义在于(     
①引导学生把传统艺术作为文化素养的核心
②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师生的文化艺术修养
③能对师生认识活动、思维方式起决定性影响
④营造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虎年春节假期,长沙举办了“过传统佳节、听民族音乐”等文艺演出活动,凤凰古城、浦市古镇等景区举办了彩龙船、猜灯谜、划早舟等传统民俗活动,铜官窑旅游度假区举办了铜官庙会过大年活动。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并享用文化
②人们主动接受各种文化的影响和熏陶
③各具特色的文化在交流中相互融合
④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近年,遍布农村旧墙体变成美观而又会“说话”的文化墙,图文并茂、贴近百姓生活、表现方式独特的“文化墙”呈现在群众的视野中。这些.‘文化墙”采用图画、顺口溜、诗歌等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环保知识、家庭美德、法律知识、卫生常识等,展示了新农村的良好风貌.让墙壁说“文明话”。这表明(     
①农村的文化特质可以通过文化墙展示
②文化墙成为引领农村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③丰富的表现形式都促进文化的引领作用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需要营造一定的文化环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