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中国古语中蕴含着许多文化生活道理。下列与蕴含的文化生活知识对应不正确的是(   )
①“四海之内皆兄弟”、“四海之内若一家”——中华民族具有的伟大团结精神
②“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③“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文章合为时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更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2019年4月,“文化行走阅读中国——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城联读活动”在北京启动。活动以“联读”的方式联接、放大、更新了“阅读文化”的新样态,在推动全民阅读的同时,致敬英雄城市,寻找特色城市。举办这一活动旨在
①巩固人们精神世界的主流
②放大各自城市的文化特性
③彰显意识形态的多元化
④突出文化生产力的驱动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家训是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家规是家庭的“基本法”,家风是家族子孙代代恪守家训、家规而长期形成的具有鲜明家族特征的家庭文化,是一个家族最宝贵的财产,是每个家族成员自豪感的源泉,是每个家庭成员“三观”的基石。家风是融化在我们血液中的气质,是沉淀在我们骨髓里的品格,是我们立世做人的风范,是我们工作生活的格调;家风是民风社风的根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2019年10月,安徽省举办好家庭好家风宣讲活动。此次宣讲活动中,6户“最美家庭”代表来自安徽省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他们的故事充分展示了“最美家庭”的传统美德和优良家风,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重视家风的依据。
2020-01-17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太和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文化)

4 . 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建设家庭文明的重要性。
2019-12-3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枞阳县浮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期中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广大党员干部以学铸魂、以学促干,推动理论学习见实效。可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开展这次主题教育,根本任务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贵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真正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检验成效。一位干部说得很实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让他学会了“问问题”:一事当前,问一问这件事是不是与人民利益相符,是不是与对党员干部的要求相符?唯有注重实际效果;解决实质问题,理论学习才能成为事业发展的推动力。

从一定意义上说,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决定着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维视野的广度、思想境界的高度。在学思践悟中、真信笃行中,不断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我们就能把理论的力量转化为改变世界的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1)理论武装贵在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有人说:“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解决老百姓关心的实际问题比创新理论学习更重要。”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3)结合材料,就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拟写两条宣传标语。
2019-10-03更新 | 3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安徽省A10联盟高三(8月)零模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传递着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把握在手中的重大信号。

习近平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这就要求我们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


(1)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
(2)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开好思政课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3)请结合上述讲话精神和思政课学习中的感受,为思政课老师的教学提三条建议。
2019-05-07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安徽省宣城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7 . 苏轼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词人,井称“苏辛”。从以上两首“怀古”词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对祖国河山以及历史人物的情感,但二人词中的“江山”又呈现出作者不同的主观感受。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有

①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影响了二人对“江山”的情感表达
②不同的性格和思想观念决定了二人不同的人生道路
③不同的创作手法决定了二人对“江山”不同的价值判断
④不同词风中的“江山”同样浸染着爱国精神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向上是一种力量,向善是一种品德。为激励当代青年奋发进取,崇德向善,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平凡的岗位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青团组织面向各行各业和基层一线,发动广大青年寻找、推选了一大批带头传播正能量、模范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身边好青年活动。
2016年度“安徽向上向善好青年”评选结果揭晓,其中有4名来自宣城的好青年获得了此项殊荣,他们分别是:爱岗敬业好青年卢志龙、创新创业好青年章艳芳、崇义友善好青年官东、孝老爱亲好青年张玲。此次评选活动的开展广泛传递了青春正能量,旗帜鲜明地倡导向上向善的生活方式,弘扬了中华优良的传统美德,也有助于青少年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从文化生活角度并结合材料分析向上向善好青年评选活动所带来的现实意义。
2017-07-17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六校(郎溪中学、宣城二中、广德中学等)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9 .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再添中国元素。在“二十四节气”的主题活动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有道理的是:
① “春夏秋冬雨露霜雪”,二十四节气是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所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②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谷雨三朝赏牡丹”,二十四节气是时令、气候、物候的规律,我们应该尊重
③ 文化具有继承性,二十四节气作为华夏民族特有的文化记忆世代相传,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④ 俗语说“冬至大如年”,但现在很多节气讲究都没有了,只有饮食习俗传了下来,北方吃饺子,南方好多地方吃汤圆,说明传统习俗对人们物质生活的影响更持久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提升消费品品质,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它代表着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取向,一丝不苟、不走捷径的态度,以及对工匠职业本身的敬畏和信仰。其核心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重拾缺失的工匠精神,对推动中国经济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升级,使“中国制造”成为“优质制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工匠精神在推动“中国制造”成为“优质制造”中的作用。
(2)请以“发扬光大工匠精神”为主题,设计两句公益广告词。(每句广告词不超过14个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