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全国各地博物馆紧紧围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题,策划实施了大量优秀展览项目,仅2019年国庆期间,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举办的主题展览数量就达1600余项。为充分发挥博物馆陈列展览在对个人成长、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中的重要作用,自2015年起,国家文物局连续五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活动,旨在充分发挥优秀展览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扩大博物馆陈列展览社会影响力和传播力,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020年8月,国家文物局向社会推介100项2020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其中重点推介展览20项,其内容涵盖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脱贫攻坚奔小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家风家训、民族民俗红色基因传承等主题,既有多馆联合举办的大手笔制作,也有独立策划的小成本精品,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谈谈全国各地博物馆开展这一主题系列活动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和价值。
2 . 材料   2016年9月15日中秋佳节之际,中国的“天宫二号”成功发射,再次引起了国民对中国航天的关注和热情。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以此为标志自2016年起,我国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设立“中国航天日”,旨在宣传我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科学普及航天知识,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设立“中国航天日”的意义。
3 .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材料一 2016年9月1 5日中秋佳节之际,中国的“天宫二号”成功发射,再次引起了国民对中国航天的
关注和热情。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以此为标志自2016年起,我国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设立“中国航天日”,旨在宣传我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科学普及航天知识,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
材料二 80年前的1936年1 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今年数十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关于长征路线申报世界文件遗产和长征精神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议案》。代表们认为,红军长征不仅锤炼了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军队,还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长征精神作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表现,具有伟大昀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l)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设立“中国航天日”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申报长征路线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征精神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性。
2017-02-08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材料一 2016年9月15日中秋佳节之际,中国的“天宫二号”成功发射,再次引起了国民对中国航天的关注和热情。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以此为标志自2016年起,我国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设立“中国航天日”,旨在宣传我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科学普及航天知识,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
材料二 80年前的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今年数十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关于长征路线申报世界文件遗产和长征精神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议案》。代表们认为,红军长征不仅锤炼了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军队,还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长征精神作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表现,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设立“中国航天日”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申报长征路线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征精神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性。
(3)请就如何发挥长征精神对青年学生的教育功能提出两条建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桂林中学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旨在树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引导学生参与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生活,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每年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府学金秋”文艺会演,有“迎国庆墙报”设计大赛,“学雷锋墙报”评比活动,有春季运动会和秋季田径运动会,有“书画展示”活动,还有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等等。这些活动,为校园增添了文化气息,也营造了团结、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全面展示了各班学生的文化体育艺术风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彰显同学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了同学们的精神力量;展示我们桂林中学的文化体育艺术教育的成果。
(1)结合材料,运用“感受文化影响”的知识,说明桂林中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2)作为桂林中学的学生,谈谈你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是怎样做的。
2016-11-26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广西桂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6 . 元宵佳节的灯火辉煌,清明祭祖的慎终追远,中秋月圆的千里相思,重阳登高的健康企盼,守岁祈福的拜年团圆。年年岁岁,庆祝的形式虽然变了,但正是有了这些仪式的存在,才有了节日里不同寻常的意义,才能成为我们复苏文化记忆、确认精神归属的重要时刻。从中我们可以体味到的是
①通过人们的主动践行,仪式才能发挥应有的精神作用
②文化活动会影响人的成长发展、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
③人的文化素养是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培养和逐步提高的
④仪式因其古老悠久,所以能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18-08-15更新 | 168次组卷 | 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政治试题
7 . 对于非遗传承,有学者指出,传承不应该拘泥于固有的表现形式,但其“魂”不能变。我们要用年轻人的思维诠释古老的技艺,但创新得先“守旧”,理解了传统,才能谈创新。这旨在告诉我们(       
①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文化发展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③文化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认和行为的选择
④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2-11-1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三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的确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2019年世界环境日由中国主办,主场活动设在杭州,主题中文口号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通过各种环境宣传教育,旨在推动公民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道德观,形成人人争做美丽中国建设行动者,共同守护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良好局面。


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1016日是世界粮食日,今年的主题是“行动造就未来。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更好生活。”旨在促进人们重视农业粮食生产,增强公众对于世界饥饿问题的意识,加强国际和国家对战胜饥饿、营养不良和贫困的声援。全球范围内仍有30亿人不能保障健康膳食,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种粮农民粮食滞销,城市居民贫困激增,亿万民众需要紧急粮食援助。为此,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呼吁,政府、国际组织、学校等社会各界需凝聚共识,采取更加有力的行动,改变世界粮食生产和消费方式;消费者要积极改变膳食结构,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为共同推动农业粮食体系转型作出应有贡献。国家有关部门要求,加强节约粮食宣传教育,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粮食道德观,成为节约粮食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


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加强节约粮食宣传教育的重要意义。
10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书籍是人类知识和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知识和文化的传播、交流和融合。读书是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是人类吸取精神能量的重要途径。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旨在让各国政府与公众更加重视图书这一传播知识、表达观念和交流信息的形式。2016年4月23日,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我国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以倡导全社会的读书之风。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倡导全社会的读书之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