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1 道试题
1 . 2023年11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演讲时强调,开放包容是亚太合作的主旋律,共同发展是亚太合作的总目标,求同存异是亚太合作的好做法。下列与“坚持开放包容、求同存异,谋求共同发展”蕴含的中国智慧相一致的是(     
①党同伐异
②有容乃大
③以邻为壑
④和而不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山海经·海外西经》载“刑天氏”与天帝战,头颅被砍,仍以双乳为目,肚脐为口,执干戚而舞,由此产生的“干戚舞”,是执盾与斧以再现战争场面的群舞,与部落战争相关。这表明(     
A.干戚舞成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B.舞蹈文化的创作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
C.舞蹈作为文化载体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
D.干戚舞的文化内涵和创作技艺因时而变
2024-03-11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晋江安平桥亦称“五里桥”,始建于公元1138年,是中国现存最长的古代跨海梁式石桥,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它是安海港兴盛的历史见证,也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港口城市的重要载体。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保护它旨在(     

①彰显中华文化优越性,厚植家国情怀
②传承城市文脉,凝聚市民认同感和向心力
③赓续中华文化的红色基因,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④加强文化的载体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2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23年11月5日至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主题为“新时代共享未来”。

进博会不仅是全球新品种、新技术、新服务亮相的集中地,同时也是文化交流的大舞台。在上海人文交流馆主题展区中,有玛戈隆特与白玉兰真丝跨界打造的丝路宝船瓷器,有敦煌与英国国家美术馆合作、采用国家非遗技艺制作的梵高向日葵古筝和莫奈鸢尾花琵琶,还有印度尼西亚燕窝“夏羽燕”、叙利亚贝壳镶嵌工艺首饰盒、阿富汗的羊毛毯、青晶石、尼泊尔颂钵、孟加拉的黄麻手工艺品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特色产品。中西文化在这里交流融合,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共同谱写新的华彩乐章。

结合材料,运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有益成果的知识,以“中西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为主题撰写一篇短文。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150-200字。
2024-02-26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盂图神庙遗址坐落于埃及古城卢克索北部,是卡尔纳克神庙的一部分。1979年,卡尔纳克神庙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18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埃及旅游和文物部签署了《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协议》,中埃联合考古队正式组建。联合考古是两国考古学家的一次深度对话:中国考古学多手段、多学科的研究优势为埃及考古学带来更开阔的视野,产生新的切入点和研究角度;中方深入参与埃及考古工作,可以从实践中了解另一个学术传统和系统,对中国考古学学科发展也有极大裨益。经过5年携手合作,埃及卢克索孟图神庙逐渐褪去神秘的面纱,向公众呈现更为清晰的图景。

相知无远近,志合越山海。进一步加强中埃文明交流合作,让古老文明跨越时空对话,凝结出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智慧。

(1)结合材料,运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埃开展联合考古的文化价值。
(2)中埃友谊根基在民间,中埃未来寄望于青年。假如你受邀参加“中国一埃及文化冬令营”,请你以“全球文明与青年责任”为主题,拟一份发言稿。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正确;②使用哲学术语;③不得抄袭给定材料;④字数不少于150字。
2024-02-2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自新时代以来,中国戏剧创作者把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带到了国际舞台。这些在海外广受好评的作品用创新表达的方式注入了本民族的精神力量与独特的美学韵味,在海外的接受度也在一路走高,获得了观众的共鸣与共情。可见(     
①中国戏剧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②中国戏剧文化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认可
③文化因交流而精彩,因交融而丰富
④中外文化在相互交流中走向趋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大型国际文化交流节目《美美与共》以“文化丝路”为主题,讲述共建“丝路”倡议下开放合作、多元文化交流碰撞的故事。邀约中外艺术家与全球知名剧团共襄艺术交融盛宴,畅叙文明交流互鉴的精彩硕果。该节目的播出有利于(     
①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
②推动不同民族文化的互信互鉴,彰显中华文化优越性
③展现文化多样性,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交融而丰富
④世界各国人民在文化交流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2023年9月,中国云南楚雄彝绣发布会在米兰时装周举行。此次亮相米兰时装周的楚雄彝绣女装系列,在颜色上大胆运用彝族崇尚的黑色,将古老的东方刺绣工艺与意大利小众工艺制作的奢华面料相结合,展现了独特的中国民族风和东方美学魅力,得到了广泛的好评。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
②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必须与外来文化深度融合
③文化发展需要相互借鉴、博采众长、求同存异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成功发射奔赴“天宫”。从神五到神十七的20年间,“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一直是促进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精神动力。载人航天精神(     
①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②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
③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④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约16000年前,黄河流域的先民发现了青狗尾草的天然变异现象,于是驯化出小米。约公元前4500年,小米经中亚传入印度,后又传到希腊等地,从而走向世界。在世界历史上,小米在农业生产、日常烹饪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这反映了(       
①万事万物之间都有联系       
②文明因交流而丰富多彩
③中华文化得到了世界的认同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0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