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 道试题
1 . 一款名叫“科目三”的舞蹈刷屏网络并迅速风靡全球,节奏非常强烈,充满了民歌的高亢气息,辨识度高,带来舞蹈者和观赏者的莫名喜悦。在TikTok上,科目三的视频被观看超过了6亿次,韩国的YouTube短视频榜上还得过热门的周榜冠军。“科目三”风靡全球说明(       )
①文化交流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相关遗产的重要知识和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关键。为鼓励和支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发挥示范作用,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贵州实际,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对《贵州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进行了修订。此举有利于(     
①坚持古为今用,在全面继承基础上发展传统文化
②立足省情实际,赋予贵州地方文化新形式新内涵
③完善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展示民族历史文化成就
④坚定文化自信,夯实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贵州苗绣是独具特色的一种中华刺绣艺术,同时也是记录苗族历史的重要载体。贵州省大力发展苗绣这一特色产业,把传统和现代、非遗和时尚、技术和艺术相结合,走出了一条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之路。贵州省的做法(     
①彰显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②体现了文化创新要顺应时代
③拓宽了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④表明了发展要以文化为中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20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第一中学高三黄金二卷三模政治试题
4 . 上海绒绣技艺以西洋绘画和摄影作品为蓝本,通过多种针法、技法的表现,将中国刺绣艺术与西方美术有机融合,在一针一线中绣出了秀致典雅的海派旗袍、古色古香的石库门,还有壁画类的《敦煌莫高窟》、梵高的《向日葵》等绒绣精品。上海绒绣技艺的形成表明(     
①中西文化具有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
②推出融合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离不开文明互鉴
③文化交流、借鉴、融合是实现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④积极汲取外来优秀文化成果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10月17日,古朴典雅的中国民族器乐《礼尚乐合》拉开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文艺演出的大幕,表达世界各国对“和衷共济、和合共生”高远理想的矢志追求;跨越国界的中外音乐舞蹈表演《美美与共》,让在场贵宾加深对不同文明的理解,增进对共建“一带一路”的认同。这表明(       
①文化反映一定的政治并对政治予以重要影响
②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具有共同的本质和规律
③对各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能够促进民心相通
④不同文明的交融同一推动世界文化繁荣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18更新 | 626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4年新高考政治【衡水金卷·先享题·调研卷】模拟试题(贵州专版)06
6 . 在卢森堡首届国际龙舟节上,多国选手同场竞技,共同庆祝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除龙舟比赛外,活动现场还举办了茶艺表演、民族歌舞、舞龙舞狮等一系列中国传统文化展示活动,为当地民众提供了一次沉浸式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举办国际龙舟节的意义在于(       
①增强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促进民心相通
②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坚定文化自信
③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助力世界文化美美与共
④促进各民族文化在交融中走向同一,繁荣世界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18更新 | 588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4年新高考政治【衡水金卷·先享题·调研卷】模拟试题(贵州专版)01
7 . 春节是中华文化中最古老、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万家团圆、辞旧迎新的喜庆日子。春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约五分之一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农历新年,春节民俗活动已走进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性文化盛事,为各国人民带去了欢乐体验。春节走向世界(     
①赋予了中华文明新的内涵,通过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
②展现了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③跨越了地域和文化的界限,促进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
④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增强世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14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二)政治试题

8 . 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历史性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并发表重要演讲,深刻阐述了“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交流思想。随着文明交流实践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2023年,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要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丰富交流内容,拓展合作渠道,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不同国家和民族都肩负起延续和发展人类文明的责任,在交流对话、相互借鉴的过程中融合不同文明的优长、汇聚不同文明的智慧,根据现代化的特点和要求,丰富文明内涵、创新文明表现形式,一定能够绘就百花齐放的人类文明新图景。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说明“全球文明倡议”提出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的知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文明观”的发展。
(3)运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有益成果的知识,根据上述材料,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逻辑清晰,主题明确;层次分明,语言简练;150字左右。
2024-04-19更新 | 534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4年新高考政治【衡水金卷·先享题·调研卷】模拟试题(贵州专版)02
9 .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征程。当代青年的成长期、奋斗期与这一伟大进程高度重合,青年肩负的使命无比光荣、担当的责任艰巨繁重。身为新时代青年,应(     
①自信自强,坚定不移紧跟党走好中国道路
②牢记初心,同全体人民一道使改革圆满收官
③坚持奋斗,以实际行动传承弘扬中国精神
④开放包容,加强交流互鉴,认同各民族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4-04-0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纽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复信希腊学者时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古希腊文明影响深远。2000多年前,中希两大文明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为人类文明演进作出了奠基性的重大贡献。现在,两国建立中希文明互鉴中心,致力于推动中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各国文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时代意义。”这表明两国文明交流互鉴有利于(     
①增进彼此文化的认同,促进人类文化的发展
②彰显中希文化优越性,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③尊重差异,理解个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④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维护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
2024-03-26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毕节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政治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