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0 道试题
1 . 2024年4月,由故宫博物院和凡尔赛宫殿、博物馆及国家园林公共机构,联合主办的“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展厅开幕。该展览通过“龙与百合花的相遇”“紫禁城中的法国风景”“凡尔赛宫的中国时尚”3个单元,展现中法文化交流史。这一中法文化交流盛举(     
①充分体现了两国文化的优越性
②进一步促进两国文化交融与发展
③奠定了中法文明互鉴互惠的基础
④展示了世界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日内更新 | 19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练习政治试题
2 . 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2023年12月3日,首届“良渚论坛”在杭州市举办,中外嘉宾充分利用这个平台深入讨论,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不同文明加强对话、增进共识,推动全球文明倡议从思想理念成为实际行动。举办该论坛(     
①能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认同,促进人类文化的发展
②有利于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彰显了中华文化的优越性,增强了中华文化世界影响力
④有助于推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增强文化自尊和文化自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人类各种文明之间的交流是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习近平主席曾经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时指出:“我们要建设文明共荣之桥,把中欧两大文明连接起来。……正如中国以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习近平主席以茶酒巧喻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旨在阐明(     
①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
②文明因交流而多样,因多样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③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具有一定的高低优劣之分
④文明差异不应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2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政治试卷
4 .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故宫博物院和法国凡尔赛宫联合举办了“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分为“龙与百合花的相遇”“紫禁城中的法国风景”“凡尔赛宫的中国时尚”三个单元,展出约200件文物精品。

典型展品:
凡尔赛宫的青釉香水瓶
该香水瓶的瓷质瓶身产自中国,于1743年通过贸易往来传至法国,由巴黎铸造匠将其顶部、口沿及底座用洛可可风格的铜镀金饰件加以装饰,使其呈现出喷泉一般的形状。
这一展览(     
①印证了当时的中国文化对法国艺术风尚产生了深刻影响
②为增进中法两国在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交流互鉴提供了平台
③能凸显各国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样性,展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④促进东西方文化在交融中实现趋同、创新,使两国人民共享优秀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文明之光照耀人类前行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

以“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为代表的西方中心主义文明观没能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希冀的图景,反而因为西方模式的强行“植入”造成整个国家机体紊乱乃至崩溃。2023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着眼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增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凝聚国际社会合作共识……全球文明倡议提出一年来,中国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开创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的新局面,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应对全球共同挑战贡献中国智慧,激发精神力量。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意识和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谈谈全球文明倡议给世界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和合共生,大道同行】

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使其成为推动文明交流和发展的强大动力。当今世界存在的各种文明,都经过了漫长历史考验,始终延续着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成为凝聚国家和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要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年来,中国与多国合作举办文物进出境展览,在乌兹别克斯坦、柬埔寨等国联合开展文物古迹保护和修复,实施“文化丝路”计划,发挥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艺术节、博物馆、美术馆的作用,致力于同各国一道,让优秀历史文化展现出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强大魅力和勃勃生机。

(2)结合材料,构建一个符合推理规则的三段论,其结论为“中国致力于推动文明传承和创新”。
要求:指出三段论推理的一般性规则,并结合材料写出能得出该结论的大、小前提。

【传承红色基因凄续精神血脉】

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14年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艰苦斗争中形成的,是东北抗联将士崇高精神风貌和高尚思想品格的集中体现,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气贯长虹的英雄史诗,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革命精神的彰显,是人类为了正义事业挑战自身极限的传奇典范。

(3)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将东北抗联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提供精神支撑。某校团委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重走抗联路”主题教育活动,请为这次主题活动写一份宣传稿。
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120-150字。
2024-05-20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化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检模拟政治试题
6 . 2023年10月17日,古朴典雅的中国民族器乐《礼尚乐合》拉开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文艺演出的大幕,表达世界各国对“和衷共济、和合共生”高远理想的矢志追求;跨越国界的中外音乐舞蹈表演《美美与共》,让在场贵宾加深对不同文明的理解,增进对共建“一带一路”的认同。这表明(       
①文化反映一定的政治并对政治予以重要影响
②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具有共同的本质和规律
③对各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能够促进民心相通
④不同文明的交融同一推动世界文化繁荣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18更新 | 626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4年新高考政治【衡水金卷·先享题·调研卷】模拟试题(福建专版)06
7 . 在卢森堡首届国际龙舟节上,多国选手同场竞技,共同庆祝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除龙舟比赛外,活动现场还举办了茶艺表演、民族歌舞、舞龙舞狮等一系列中国传统文化展示活动,为当地民众提供了一次沉浸式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举办国际龙舟节的意义在于(       
①增强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促进民心相通
②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坚定文化自信
③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助力世界文化美美与共
④促进各民族文化在交融中走向同一,繁荣世界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18更新 | 588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4年新高考政治【衡水金卷·先享题·调研卷】模拟试题(福建专版)01
8 .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保存完整、内涵丰富的人工栽培古茶林典型代表,是我国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2023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入遗的意义在于(       
①彰显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增强中华文化自信
②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扩大中国茶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③丰富世界文化多样性,为人类文明繁荣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④展现中华文化魅力,促进不同国家文化在互鉴中融合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2022年12月7日,哥本哈根中国文化中心举办“哥本哈根雅集·大雪——茶艺与养生”主题活动,邀请40余位丹麦各界人士共同体验中国茶文化。当日,正值农历节气大雪,哥本哈根大雪纷飞,为本次雅集活动渲染出了雪中烹茶的美好意境。这一活动的举办(       
①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             ②能够促进中外不同民族文化融合
③彰显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1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衡水金卷·先享题】2024年新高考政治模拟卷(福建专版)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12月,在中国推动下,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的春节,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许多国家和地区把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一些国家政要、国际机构领导人在农历新年发表祝词,已成为春节期间的“固定节目”。春节,已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放眼全球,动荡、战乱等种种问题持续困扰世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霸凌行径大行其道。春节,寓意春天的开始,饱含人们对万象更新的期盼。在21世纪国与国日益相互依存、命运与共的时代背景下,世界拥抱春节,也在期待拥抱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和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春节能成为联合国假日并走向世界的原因。
2024-05-10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宁德市普通高中毕业班5月份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