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2月4日,中国虎年立春之夜,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隆重拉开序幕。

开幕式大幕初启,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为倒计时,大气磅礴,饱含冬去春来、欣欣向荣的诗意气韵,蕴藏着中华文明独特而厚重的生命观、价值观和宇宙观。

此后大屏幕出现“黄河之水天上来”,广袤的母亲河是深藏于每个中国人心底最深的文化悸动,而由奔腾河水至冰封雪原的转换,又与冬季运动的主题巧妙契合。

最后,由代表世界各国的小雪花共同汇聚成一朵巨大的雪花凌空而起,而雪花中央那支小小火炬,就是此次冬奥最终点燃的圣火。无数观众由衷的佩服在环保低碳理念下,设计团队将开幕式高潮由场面宏大推进至意境深远,暗喻当前世界正处于艰难时刻,正需要全人类携手守护这微小而又坚定的火光,堪称奥运开幕式上的神来之笔。

本届冬奥会开幕式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让世界了解中国,将“我们”的概念延展到全世界人类,展现出全人类所共通的情感和相互理解,所呈现的气质更为“温情”,恰好符合“上善若水”的至美至善之境。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精巧设计对文化发展的启示。
2022-04-15更新 | 497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2年高考二模政治试题
2 . 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冰立方”运动主题动画中,设计团队通过宣纸水墨手绘和数字水墨笔刷两种形式进行了人形绘制,并用中国传统“现象取意”方法提炼出运动人形内在的“神情”“妙意”。这种水墨艺术与数字科技相融合的方式,将中国文化融入五环升起的经典场景,既有东方底蕴,又有现代科技表达。这一做法的成功之处在于( )
①善于推陈出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生机和活力
②运用现代科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凸显极大优越性
③借助现代传媒,赋予了中华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④坚持融会贯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摸摸虎头,吃穿不愁;摸摸虎背,荣华富贵”。黎侯虎是起源于商周时期以虎为图腾的传统手工艺品,其造型生动、威风凛凛,在民间有赐福、镇宅等文化内涵,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当地,黎侯虎是馈赠亲友的佳品,深受大众喜爱。材料表明(     
①黎侯虎手工艺品源远流长,得益于其特有的包容性
②传统文化在发展中因时而变,其基本内涵得到丰富
③黎侯虎文化对于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④文化是实践的产物,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今世界,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灾害,大规模传染性疾病、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移民难民等全球性问题不断扩散,给世界各国的发展和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然而,面对这些全球性挑战,某些大国、国家集团不是选择加强国际合作、谋求共同发展,而是选择保护主义、零和思维,掀起了一股逆全球化、撕裂国际社会的逆流。

2021年7月20日,国际奥委会第138次全会投票表决,同意在原有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之后加入“更团结”。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说,“当前,我们更加需要团结一致,这不仅是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更是为了应对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当今世界需要彼此依靠,单靠个体已无法应对这些挑战”,“为了实现更快、更高、更强,我们需要在一起共同应对,我们需要更团结”,“团结推动了我们的使命——通过体育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我们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更快、更高、更强”。

“一起向未来”,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主题口号。它与“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新格言高度契合,包含了奥林匹克运动的价值观和愿景,同时表达了14亿多中国人民携手合作、相互支持、共创美好未来的热切愿望。


(1)从材料可以看出,国际奥委会在国际社会中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
(2)结合材料和有关哲学知识,说明“当前,我们更加需要团结一致”的理由。
(3)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世界各国如何才能将“一起向未来”由愿望转化为现实。
2022-04-12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2022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诊断检测政治试题
5 . 我国民间有许多与老虎相关的风俗。陕西关中嫁女送面老虎,孩子小时候戴虎头帽、穿虎头鞋,土家族家家户户常年供奉白虎等,这些风俗寄托着人们的吉祥意蕴。这体现了(     
A.不同区域的文化渐趋融合B.文化要通过一定的载体加以呈现
C.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是瑰宝D.文化多样性是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022-04-12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衢州、丽水、湖州三地市2022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模)政治试题
6 . 北京冬奥会“中国之美”与“五环之美"交相辉映。长袖若舞的“雪飞天”、蜿蜒盘旋的“雪游龙”,让世界领略意境高远、意蕴丰厚的东方美学;“冰立方”的冰壶赛道上响起《苏格兰勇士》。让国人感受到苏格兰高地古老乐音之美。这说明(     
①世界各民族文化因相互融合,才可能走向同一
②世界各民族文化因其共通性、才可能各具特色
③文化越具有民族特色,就越可能具有世界性
④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③

7 . 2022年2月20日,随着闭幕式的华彩乐章,北京冬奥会正式落下帷幕。国际奥委会体育总监基特·麦康奈尔高度评价道∶中国正在为冬季运动建立一个真正的遗产。我们将在未来几年感受到中国带给世界冬季运动的意义。

冬奥里的中国元素:
冬奥在“立春”倒计时中开始,"折柳寄情"中结束,全程充满着“中国式浪漫”。以"国宝"大熊猫为原型奥运吉祥物"冰墩墩"、国家粉雪中心跳台"雪如意"、酒店里特别设置的中医药文化展示空间,带有"中国"标签的传统文化元素贯穿了北京冬奥会吃穿住行,让全世界的观众都看到了中国文化的灵动与厚重。
冬奥里的科学技术:
冬奥会开幕式上,运用了人工智能、视觉技术、5G和大数据等高科技手段取得了巨大成功。奥运冰场首次采用的最先进二氧化碳制冰技术,可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由机器人制餐送餐的智慧餐厅,空中云轨从天花构送餐。尽可能减少了人员接触。
冬奥里的家国情怀:
冬奥会开幕式上,一名仪仗兵落泪的瞬间火爆全网。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团体决赛中,紧密牢固的团队精神早已超越输赢,在冰冷雪地发放绚烂光芒。中华儿女团结友爱已不是一句口号,为国奉献的精神融入在每一句语言、每一个动作中。
冬奥里的中国格局:
从2008年的夏季奥运会到2022年的冬季奥运会,从2008年的"我"到2022年的"我们",从主打"中国元素"到追求"世界大同",我们实现了从向世界讲述"我是谁"的热忱到展现"我们一超向未来"的从容。从"我"到"我们",折射出"中国式浪漫"的格局与胸怀,彰显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境界。

请你以"北京冬奥里的文化自信"为题,写一新时事评论。
要求∶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②紧扣主题,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合乎逻辑。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表在250字左右。
8 . 东垣古城遗址位于石家庄市东、西古城村,属于战国至汉代遗址,2013年被国家文物局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前,石家庄市把该遗址规划为古城遗址公园,并将其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打造高质量城市文化绿心、群众休闲好去处,让品味石家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精彩之地尽早呈现。建设古城遗址公园有利于(     
①挖掘历史文化根脉,增强文化自信
②融通古今文化资源,集中表达民族情感
③增添城市人文底蕴,提升城市形象品质
④发展文化产业,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陕西卫视2022丝路春晚围绕“筑梦丝路·和美与共”主题,将国潮文化与世界艺术进行深度融合,为全球观众带来一场具有“丝路风情、中国气质、国际表达”内核的视听盛宴。晚会全网热搜上榜43次,引爆全局超13亿流量,激发全网受众积极表达民族自豪感。2022丝路春晚成功举办有利于(     
①创新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交流的手段
②满足世界人民了解中华文化的需要
③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④增强中外文化互鉴,实现文化趋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4-11更新 | 34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二(二模)政治试题
10 . 2022年,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又一次火热上演。从乡村露天舞台到世界艺术殿堂,《红色娘子军》已成功在国内外演出几千场。该剧以芭蕾舞剧这一舶来的艺术形式,得到了西方艺术界的高度认可。这表明讲好中国故事应(     
A.实现内容与形式的颠覆性创新
B.立足于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性
C.在发展的基础上承袭外来文化
D.发掘审美共通以达成文化移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