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2020年4月1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内外疫情及其相关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的理念,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而欧美一些国家奉行群体免疫理念(指人群或牲畜群体对传染的抵抗力,认为群体中70%~80%的人或动物有抵抗力,疾病就不会大规模暴发流行),带来了较大的人道主义危机。由此可见(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②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
③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④民族性决定文化的发展方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发布会介绍了我国新冠疫苗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目前,我国已有三个疫苗获批进入临床试验,其中腺病毒载体疫苗于4月9日开始招募二期临床试验志愿者,这是全球首个启动二期临床研究的疫苗品种。新冠疫苗开展临床试验(       
①表明实践活动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②是通过临床实践检验疫苗品种的科学性
③体现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认识的反复性
④应在认识病毒本质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7-0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0届高三第一次仿真联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在孙中山诞辰150周年来临之际,中山装再次引起广泛关注。作为中式礼服的中山装,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的基础上,揉合中国传统意识的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承载着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和精神,传承着礼义廉耻、祖国统一等中国传统文化含义,体现“珍惜传统而又开放兼容”的理念。中山装是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出现的具有特别意义的服装,它是一种文化和象征,是一种中国人的特殊符号,体现民族性,又具有时代性。
随着改革开放和国人审美意识的不断变化,中山装在民间逐渐淡出,但其民族复兴精神却得以保存。当年中国人脱下中山装是因为在强调个性的年代里,中山装无法给予人们个性的表现。而如今的中山装将大量流行元素与经典版型结合,在保持其实用功能的基础上,注入了更多的文化以及艺术的元素,无论是从材质还是从做工上都有前所未有的改变。中山装不再是单一的制服,而是成为了文化的一种载体。“既不落后世界潮流,又保持了自身的文化特征”,这些变化使得中山装被视为众多品牌中难以取代的经典。
(1)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中山装设计”背后的文化底蕴。
(2)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国人对中山装态度的变化。
(3)“有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传统服饰艺术是中国深厚人文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恢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让国人找到民族归属感和民族自信心,你认为最需要注重的是什么?(至少提出两点建议,要求言简意赅,每点不超过15个字)
2018-08-02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2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不同的国家都有体现民族特色的文化。提起节日,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春节,贴窗花、写春联、吃团圆饭等;大多数西方人可能首先想到圣诞节、唱圣诞歌等。下列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②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③民族文化表现了不同的民族情结④各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容的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2020-11-12更新 | 183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11月学分认定政治试题(等级考)
4 . 在汇集当前最具票房号召力的春节档中,被称为中国首部“硬科幻电影”的《流浪地球》不仅在国内连创票房新高,在国外上映时也频频爆满,国内外观众纷纷点赞,被誉为“中国第一部大制作的科幻电影”。回答下列小题。
1.《流浪地球》吸引观众的,除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情节和特效,还有其中体现的中国亲情观念、奉献精神、故土情结和国际合作理念。好莱坞的商业电影是超级英雄拯救世界,《流浪地球》则是人类共同改变自己的命运,中国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融入对人类未来的畅想与探讨。这表明
①文化背景的差异影响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③文化的优劣是在比较中显现出来的
④思维方式的差别取决于不同的价值观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科幻电影以科学幻想为内容,根据今天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成就,对未来的世界或遥远的过去的情景作幻想式的描述,体现出对人类命运的关怀,激发了人们对未知的探索。下列对科幻电影的认识正确的是
A.科幻电影中的未来世界是摆脱现实的超前想象
B.科幻电影架起了连接理想与现实的桥梁
C.科幻电影的真理性认识往往包含着谬误成分
D.科幻电影体现了艺术表现的主动创造性
2019-04-09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临沂市2019届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陶瓷是中国的文化名片。从元代起,中国陶瓷引入波斯青花釉原料和西洋珐琅彩料,借鉴欧洲油画装饰技巧,融合中国文人画的表现技法及艺术特色,逐渐走向辉煌;但传统技艺缺乏量化标准、官窑对新技艺的垄断等因素,又限制了中国陶瓷进一步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传统技艺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采纳现代技术,反映大众审美,满足市场需要,中国陶瓷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陶瓷就是CHINA,CHINA就是中国。西方通过陶瓷认识中国,中国通过陶瓷向世界展示中国。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陶瓷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材料一: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某班级召开“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班会,就学习和发扬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学生甲:长征精神是万能的。党和红军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长征精神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只要弘扬长征精神,就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学生乙:时过境迁,长征精神在今天已没有时代价值。
材料二: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今年数十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关于长征路线申报世界文件遗产和长征精神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议案》。代表们认为,红军长征不仅锤炼了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军队,还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长征精神作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表现,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对上述观点分别进行评析。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申报长征路线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征精神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性。
(3)请就如何发挥长征精神对青年学生的教育功能提出两条建议。
2017-05-18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八)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7 . 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曾经说过:“东方人与西方人之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我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唯恐不尽,描写唯恐不周。”材料说明
①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
②文化的差异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反映
③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
④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命名为“冬梦”。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同时汲取了书法和剪纸的特点。会微的设计(     

①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展现中华文化无穷魅力
②体现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中得到传播和发展
③赋予汉字全新内涵以激发运动员的拼搏精神
④表明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11-08更新 | 221次组卷 | 27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绵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9 . 中国人过春节要吃团圆饭、放爆竹,西方人过圣诞节要唱圣诞歌、送圣诞卡、迎圣诞老人(如下图)。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②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③民族文化表现了不同的民族情结 
④各民族的文化是不会相互交融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21-12-09更新 | 24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2016年2月6日,中美两国在纽约联合举办了主题为“用艺术理解中国”的国际艺术与创意博览会,举办该展会旨在以视觉艺术与视觉文化的形式,展现中国的整体风貌与发展进程。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可以用艺术来理解中国,是因为
①文化是对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②文化在交流中能够实现趋同
③文化是经济政治的集中表现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