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1-12高三上·北京西城·期末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文化交流像“茶与咖啡的对话”:咖啡不可能代替茶,茶也不可能征服咖啡。对茶的喜好并不妨碍我们也尝试一下咖啡,对咖啡的依恋也不妨品品茶的韵味。这启示我们文化往来应(     
A.相互尊重、推陈出新
B.积极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
C.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D.尊重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2022-11-02更新 | 1224次组卷 | 58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竞赛(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     
A.多样性B.包容性C.灵活性D.独创性
2022-07-14更新 | 84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南省郸城一高2018—2019学年下学期政治基础知识竞赛试题
3 . 我们在说“幽默”、“基因”、“沙发”的时候,会想到它们来自英语吗?总以为这就是中文,其实它们落地融化到汉语中了。同样,老外在说“dimsum(点心)”、“kungfu(功夫)”、“geilivable(给力)”时,他们也用习惯了,不会发问来自何方。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优秀文化
③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④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021-07-07更新 | 54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北省安陆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学科知识竞赛试题
12-13高三上·北京朝阳·期末
4 . 图书漂流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捡拾这本书的人可以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让下一位读者阅读,继续进行图书漂流。图书漂流活动(       
A.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B.超越时空对文化传播的局限
C.有利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D.促进了文化传播与交流
2021-05-25更新 | 45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2-2013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政治试卷
5 . 法文本《论语导读》是历史上首部将一整套儒家经典翻译成法文的译著,一经问世便在法国掀起了一股崇尚中国思想的热潮。2020年11月4日,习近平主席访问法国时获赠的法文本《论语导读》入藏中国国家图书馆,这是国家图书馆入藏的第一部完整的欧洲启蒙时期的外文著作手稿。这本珍贵而独特的抄本被典藏(       
①凸显了其在文学以及文物领域的特殊价值
②反映了儒家经典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情况
③成为中法数百年来文化持续相互认同的见证
④表明文化传承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名言出自《礼记•中庸》,它阐明了中国人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那就是万物竞相生长,但是彼此之间并不妨害;月运行、四时更替各有各的规律,相互不冲突。下列观点与这句名言意思一致的是(       
A.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B.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
C.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内容极为丰富
D.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2020-12-19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冬季联赛政治试题
7 . 始建于唐武则天年间的泉州开元寺,集中了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艺术,还有印度教题材和风格的石柱,西亚风格的狮子浮雕,欧洲风格的有翼天使式的飞天,体现了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这一史实表明 (  )
A.对外来文化要全面吸收、合理利用
B.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C.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D.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2020-12-19更新 | 123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凌源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尖子生抽测政治试题
8 . 地名不只是记录它所代表的空间范围,也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民族风俗等信息。《中国地名大会》正是一档以地名知识为载体,从地理、历史、语言、文学、民俗等各个角度全方位展现中华大地万千风貌的传统文化类节目。该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后,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这是因为该节目(       
A.丰富了地名的内涵价值,促进地方文化记忆和传承创新
B.承载了深厚的家国情怀,以现代表达方式弘扬了民族文化
C.是地方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唤起人们对地名文化的重视
D.增进对地方的认知和理解,提升了全民族传统文化素养
10-11高二下·福建漳州·期中
9 . 作为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的代表,飞天已经成了我们的骄傲。但是,这美丽的形象并非中国的“土特产”,而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产物。这说明(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②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④文化创新就是各种文化的相互融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11-21更新 | 151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2-2013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联合竞赛政治试卷
10 . 2020年10月14日,第五届“北京十月文学月”启动,以线上线下联动形式,服务首都市民和广大文学爱好者。本届活动首次在英国伦敦设立海外分会场,突破疫情阻隔,以文学连接世界。此次活动(       
A.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B.带动他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C.彰显了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D.遵循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2020-11-14更新 | 289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凌源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尖子生抽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