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在央视播出后,在国内外引发收看热潮和强烈共鸣。该片高度浓缩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坚定了改革的信心和决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众传媒
①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
②是传承、创造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③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最重要途径
④有传递、沟通、共享文化的功能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适应多元媒体的发展和人们多样化的文化艺术需求,古老的河南豫剧工作者们引入市场机制,把传统戏曲艺术和现代媒体相结合;在继承河南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其他艺术门类优秀艺术元素,大胆探索创新;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等不同部门的共同重视与保护下,立足群众,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入群众生活积累艺术素材,通过多种形式调动群众参与创作和表演;豫剧亦通过不同途径传播到海外,积极学习国际化的舞台经验,与外国演员合作交流等等。豫剧采取种种措施,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文化新模式,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日益焕发出勃勃生机。

材料二: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新华社精心打造的微电影《红色气质》很快在多家媒体的客户端、网站,以及微信朋友圈掀起了转发浪潮。该片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法,通过历史照片讲述与三维特效结合,高度浓缩了中国共产党95年的光辉历程,展示了一代代共产党人的信仰与追求、责任与担当、气质与情怀。影片中,故去的共产党人跨越时空,与同志“相聚”,与家人“重逢”;3D还原的历史瞬间,人物和场景“动”了起来,照片背后的故事也“活”了起来,让人们仿佛穿梭在历史长廊之中,感受红色信仰、红色气质代代传承。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谈谈豫剧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该如何进行文化交流,以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微电影《红色气质》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2019-01-03更新 | 23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赣州教育发展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3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世界遗产委员会将于7月10日至20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第40届会议,对今年的26处申遗遗产地进行审核。这其中包括申请自然遗产的中国湖北神农架和申请文化遗产的中国广西左江花山岩画艺术文化景观。中国有望成为继意大利后,第二个世界遗产50+俱乐部(世遗数量≥50)的国家,赶超意大利(51处)指日可待。世界之所以要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文化遗产
①让文化的记忆得以传承
②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对展现文化多样性有独特作用
④必将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18-12-3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遂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政治试题
4 . 中央电视台大型公益寻人栏目《等着我》,深挖平凡人生,传递爱与正能量,以关注入文情怀的内容博得了百姓的盛赞。这说明
①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②文化作品总是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文化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核心价值体系的力量
④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8-12-3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遂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政治试题
5 . 新一届领导集体注意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这是基于
①展示国家形象,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②我国国际传播力已十分强大的必然要求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集中展示民族文化,表达民族情感的需要。
A.①②B.②④C.①③D. ③④
2018-12-29更新 | 109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2017年3月12日,古老的罗马阿根廷剧院迎来中意文化碰撞的剧作——京剧《浮士德》。不同于西洋歌剧,京剧《浮士德》短小精悍,剧情跌宕起伏,服装绚丽夺目,京剧艺术的唱念做打得以淋漓展现。演出结束时掌声经久不息,演职团队两次返场谢幕,获得观众一致好评。这表明
①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②文化交流互鉴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③文化在交流与传播过程中渐趋统一
④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具有极强包容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8-12-28更新 | 142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西省崇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教育部发布《关于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通知》,修订了高考各科考试大纲,其中多个考试科目将加重中华传统文化考核的比重一时成为热议,有人认为通过高考的风向标,可以倒逼中小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孩子更主动接触、了解、学习传统文化。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教育是一种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④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消极被动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8-12-26更新 | 570次组卷 | 27卷引用:江西省遂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政治试题
8 . 2017年7月,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歌剧《鉴真东渡》登陆日本,演出吸引了大批日本观众。现场观众表示,本次演出将进一步增进日本民众对“鉴真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亲近感,希望以后在日本有更多机会欣赏优秀的中国文艺作品。该歌剧演出成功启示我们
①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②进行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要认识到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8-12-24更新 | 91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宜春市2017-2018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在中国,朗月秋风,春祭冬藏,天人合一,家国相望,万千心事都有传统节日与你相随。节日,其实就是文化、亲情的重要提醒。中秋节等传统节日
①表达着中国人的情感与信仰,与中国人的精神联系紧密而强烈
②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在数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形成的不变的生活传统
③可以丰富传统节俗活动,增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节俗内涵
④庆祝时需要尽力追求新潮,更多借助现代传媒表达节日祝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在成功举办1988年汉城夏季奥运会的30年后,韩国人用两个多小时的平昌冬奥会开幕式向世界传递奥运精神的永恒主题——和平。朝韩代表团第四次手举“朝鲜半岛旗”并肩入场,并组成联合冰球队。这让一度剑拔弩张的朝韩关系得到缓和,给了双方难得的对话契机。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奥运精神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由一定的政治关系决定的
②要充分发挥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政治的促进作用
③奥林匹克精神借助奥运会这样的物质活动得以传承
④奥林匹克文化的发展得益于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融合
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