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2019年5月16日,首届“亚洲数字艺术展”在北京开幕,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字艺术作品,让观众品艺术之美、叹科技之魅。这是一个文化与科技对话的平台,数字影像、交互装置、人工智能等热门前沿技术随处可见。这体现了
①科技进步促进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化的交流
②大众传媒具有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文化创新需要立足于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交融
④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铁路“走出去”,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中国铁路“走出去”越来越成为中外经济往来的桥梁,民心相通的纽带,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这说明
A.博采众长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B.科技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成果
C.只有以经济为载体才能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D.商业商贸和人员交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3 . “正能量”一词原为物理学术语,但其被一些微博赋予新的含义并借助互联网得到广泛传播,现在它已经成为社会的流行语。这一现象表明
①大众传媒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②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③互联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④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2019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6周年纪念日”和“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某学校开展学雷锋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这一活动的开展
①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②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实践
③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④是进行雷锋精神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2019-05-08更新 | 1220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西省修水县英才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试题
5 . 2018年6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俄罗斯总统普京授予首枚“友谊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章体以金色、蓝色为主色调,采用和平鸽、地球、握手、荷花等元素,章链采用中国结、万年青、牡丹花、玉璧、兰草等元素,整体采用花丝镶嵌、掐丝珐琅等传统工艺手工制作。“友谊勋章”的设计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精神特征
②传递了和平友谊的基本理念
③借助现代科技使传统文化绽放生命力
④源于设计者从社会实践中获得的灵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4-2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如果全世界都吃汉堡包,那将是人类的悲哀;如果全世界都看美国电影,那将是对世界文化的毁灭。”这句话启示我们
A.只能认同本民族文化
B.要在人口迁徙中传播文化
C.要尊重、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D.世界各民族文化走向融合是大势所趋
2019-04-2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2018年11月28日中国申报的“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该遗产项目承载着藏族天文历算、自然博物、仪式信仰、行为规范等传统知识,同时也通过藏族神话、传说、史诗、戏剧、绘画雕刻等形式得以广泛传播。这一现象
①表明不同文化在相互借鉴中共同发展
②能够激发民众对共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③是文化传播手段的时代创新
④是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传承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歌剧《木兰诗篇》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该剧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这表明
A.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
B.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利于文化发展
C.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D.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
2019-01-30更新 | 1305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西省九江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9 . 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2016年4月至6月,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在中国举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鲁迅和雨果分别是中国和法国的伟大作家,虽然相隔万里,但是他们的思想有很多相通之处。下文为鲁迅文化基金会秘书长、鲁迅长孙周令飞先生在“鲁迅对话雨果”中法文化交流活动中讲话的部分内容。
“雨果在他的《悲惨世界》里说:‘只要本世纪三个问题得不到解决: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换句话说,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世界上还存在愚昧和困苦,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鲁迅先生以他高度浓缩的小说、精美绝伦的散文和浩瀚滚烫的杂文,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和同样的意志,正如他那首《无题》绝句所言:‘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结合材料,分析“鲁迅对话雨果”交流活动的文化意义。
2019-01-30更新 | 888次组卷 | 15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西省九江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出版物日益增加,数字化资源在图书馆馆藏中的比例不断上升。2014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向读者提供了大型数字化产品——《中华经典古籍库》,为读者查阅古籍,了解传统文化提供了方便。由此可见
A.科学技术发展决定文化的性质
B.史书典籍印证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C.传统文化的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D.文化传播手段的丰富有助于文化的传承
2019-01-30更新 | 587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西九江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