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4 道试题
1 . 世界上年代最早、树株最老的青铜神树,世界上年代最早、最大、最完整的青铜立人像,世界上仅无绝有的青铜纵目面具……三星堆出土的这些古蜀国杰出“作品”,造型奇特、气势恢宏、内涵丰富。这表明,中华文化(        )
A.历久弥新,永不泯灭B.各具特色,相互交融
C.独树一帜,独领风骚D.历史悠久,一脉相承
2021-06-16更新 | 3734次组卷 | 48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九校协作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2 . 2020年9月9日,国家大剧院主办的“2020世界剧院北京论坛”在线上正式开幕,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央视网、快手等近20家平台同步直播,在线点击量超2000万次。据此可知(     
①科技进步是决定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平台直播拓宽和丰富了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方式
③平台直播能最大限度地克服时空局限,传播文化
④大众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文化的功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时间知识体系。纪录片《二十四节气》向观众展示了中国传统历法对自秦代以来的农耕生产、生活繁衍以及对数千年来国人的衣食住行、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由此可见,二十四节气(     
①对于研究世界农耕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②拓展了农业历史文化传播的途径,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
③既是人们农业生产实践的产物,又在生活中被人们享用
④是中华民族生存的精神依托,影响着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活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2月2日,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微博发文宣布,短视频博主李子柒刷新了由其创下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勿庸置疑,李子柒的作品具有浓浓的中国风,三月桃花开,她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枇杷熟,她摘来制成枇杷酥,还有养蚕、绿丝、刺绣、竹艺、木工等,无不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意象,加之视频后期制作采用的低沉悠扬的传统曲风,成功塑造了一种诗意的山居生活情境。这些作品可以让人们回味中国古人的衣食寝居,畅想一种超脱于消费社会的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化裹挟的现代性问题席卷世界之时,这种生活方式很容易引起各国网友的共鸣。人民日报的评论文指出:李子柒录的视频,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传播了中国声音。


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谈一谈李子柒“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对我们的启示。
2021-05-29更新 | 431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七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考政治试题
5 . “清晨,当你起床端起第一杯咖啡时,或许无法想象咖啡的清香来自茶叶的故乡中国,而这杯咖啡或许正在改变中国咖农的命运。”这是在西方社交媒体广泛传播的动画短视频《一杯咖啡里的脱贫故事》中的一段旁白。该短视频的热播有利于(     
①创新文化传播途径,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②讲好中国脱贫故事,增强全球消除贫困的信心
③加强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促进民心相融相通
④传播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引领全球脱贫事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湖南卫视的战“疫”公益节目《天天云时间》基于“宅生活”的战“疫”背景,采取“云录制'”“云互动”“云播出”的方式,运用“云”连线技术将视频小屏拼接成电视大屏,将身处不同地域的九位嘉宾和一位主持人融入同一画面,通过互动答题、公益募捐等环节,为困于家中的观众解压,接续传递正能量。可见这一节目(       
①发挥了科技在文化继承和发展中的根本动力作用
②坚持与时俱进,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③能够超越空间的局限,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④立足社会实践,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里约奥运会既是竞技硬实力的展现舞台,也是文化软实力的传播平台:中国自行车手的头盔散发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东方韵味,让中国民族英雄的故事走向世界;一个个“拔火罐”印痕让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亮相世界舞台。中国制造体现的工匠精神充满了奥运各个场馆。这启示我们(   )
①体育比赛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
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基本媒介
③要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④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发展中华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5-22更新 | 92次组卷 | 53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政治试题
8 . 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指出:传承敦煌文化要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的人文精神、价值观念,并赋予新的时代色彩。敦煌文化是世界各种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结晶,推动敦煌文化研究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通过同沿线各国的文化交流、增进民心相通,实现经济互利共赢,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数字研究,要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等高新技术手段实现敦煌文化艺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数字化共享。此讲话要点表明(     
①要全面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文化创新要在发展的基础上坚持继承与发展的统一,体现时代精神
③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并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④借助现代科技,推动传播手段创新、使文化传播突破时空局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文化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如何让它们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口说话”?总书记提出的“激活之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正在被生动活泼地实践。

福建泉州,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2021年7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将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参加申报。泉州西街116号“洲紫新筑”,原是一座兼具中西方特色的洋楼,政府出资修缮后,变身为“1915艺术空间”,担起古城文化与当代艺术交流的使命。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是朱熹当年在武夷山中著述时写下的。近年,朱子文化传承日趋活络,一群青年对武夷山五夫镇废弃的烤烟房重新改造,打造成了一片“网红”民宿群,民宿边的万亩荷塘也替代了古老诗句中的半亩方塘。夏日坐在窗前,看荷花亭亭玉立,天光云影徘徊,成了游客与朱子交流的有趣一幕。

在2021年河南春节晚会上,郑州歌舞剧院演出的舞蹈《唐宫夜宴》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刷屏无数。该舞蹈运用5G、AR技术,为舞蹈演员秀逸韵致的舞姿“锦上添花”,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相结合,成功将大唐盛世完美地呈现在舞台上,让观众在欣赏“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的别样丰腴身韵审美风姿的同时,感受中华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用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着无限可能。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上述生动实践是如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2)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增强人们的文化创新意识,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3)请就更好地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撰写两条公益宣传广告用语。要求紧扣主题,朗朗上口,每条在15个字以内。
10 . 2021年4月“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敦煌活动年”在甘肃敦煌举行,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举办涵盖文化、体育、教育、旅游、经贸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会展、学术研讨、文旅交融及地方特色等活动。开展“活动年”(     
①是一种通过文化交流来缩小文化发展差距的手段
②为国际文化交流互鉴开辟了新渠道和增添了华彩
③秉承了“丝路精神”,以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
④推动东亚文化一体化,助力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