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9 道试题
1 . 在人类文明庄严的通道上,任何一个出口处,都有中华文明的踪影。在美国最高法院大楼的“司法、自由的护卫者”纪念碑上,刻有三个石像,分别是颁布《十诫》的摩西、雅典立法家棱伦,以及穿着长袍、留着长须以系统道德理论治国的孔子。这从侧面说明(  )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③中华民族在很久以前就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力
④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2021-09-06更新 | 887次组卷 | 33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四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联考政治试题(吉安县三中、泰和二中、安福二中、井大附中)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600岁的故宫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凝结着历史的烟云,每一座殿宇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它也像一位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散发着活力的气息,每一块砖瓦都奏响着新时代的乐章。

2020年4月,故宫博物院联手多家媒体对闭馆期间的故宫进行直播,与观众共赴一场“云上”之约,感受故宫春意之美、建筑之美、空灵之美,正式拉开了“紫禁城建成600年”系列活动的序幕。2小时的直播,除了美景之外还通俗易懂地讲解了60多个知识点,让观众与学术亲密接触。

故宫博物院的“活力”表现还有很多。此前,面向公众征集文化产品创意,把具有历史特色的丰富文化资源提炼出来,推出文创产品(2020故宫日历》,把高冷严肃的宫廷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依托“数字故宫”平台,纪录片《故宫贺岁》以乾隆57年的一场茶宴讲述了静态的文物背后的故事,让老百姓感受了宫里的年味。

今年故宫博物院还将举办“中国与凡尔赛展”,以“凡尔赛宫中的中国”大型展览为基础,结合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法国宫廷及传教士、使节带来的精美文物,还原一个更丰满、更全面的十八世纪中法两国文化和艺术盛况,带给观众一场视觉文化盛宴。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探究如何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众生活,增强文化自信。
(2)以增强故宫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主题,为庆祝“紫禁城建成600年”活动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3 . 端午假期,河南卫视特别节目《端午奇妙游》火爆全网。其中,演绎水下飞天的舞蹈《洛神水赋》,精彩再现了曹植名篇《洛神赋》,不少观众直呼“爱了”。近来,河南卫视不断从中华璀璨的历史文化中取材,打造出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优秀文化产品。这说明(   
①文化创新的基础是要让人民群众产生情感共鸣
②大众传媒在传递沟通中起积极作用
③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④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期,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共迎未来”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活动暨第二届“中外人文交 流小使者”集体展示活动在重庆南开中学正式开幕。 “共迎未来”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活动源于国际奥委会“一校一国(地区)”传统奥林匹克教育项目。 本次活动中,来自各地的百余支中外青少年团组按中文、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六大联合 国工作语言类别,分组展示中文经典诵读和中外经典影视配音等作品。活动中,来自重庆市的多所学校 和艺术团带来了舞蹈、诵读和英语短剧等精彩的文艺演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分析举办“共迎未来”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活动的 意义。
5 . 单边主义以及逆全球化潮流,强化了而不是消弭了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价值观壁垒,加剧了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紧张,使得文化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世界本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文化差异必然导致在交流中产生文化冲突
C.尊重文化多样性,必须认同其他民族的文化
D.要在包容中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6 .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热潮,一浪接一浪。近年来,华韵尚德在德国购买电视时段播出中国节目、凤凰传媒创中国出版业最大跨国并购案、四达时代影视译制基地落户非洲……多家民营文化企业把生意做到海外,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外传播了鲜活、真实的中国文化。这表明(       
①文化以物质为载体,中华文化的内涵得到丰富
②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是实现中华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能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助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7-23更新 | 90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遂川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一带一路”建立以来,其先行者就秉持互通有无、平等交流、包容开放的精神,以平等、谦虚的态度对待不同文明,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中学习、消化、融合、创新。正是因为这样,世界文明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和充满活力,各国人民在文明交汇中得以享有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这说明(     
①在文明交流中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可以走向趋同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为了让村民更好地重温党的历史,传承红色文化,某农家书屋专门添置了党史、长征系列、红军故事等各类红色图书,设立“红色书籍”专区,还特地选购了适合孩子阅读的历史连环画、故事书……该农家书屋的举措(     
①有利于加强理论武装,使党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②有利于增强读者精神力量,是传播红色文化的主要途径
③营造红色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对读者产生影响
④可以促使读者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9 . 牛年伊始,央视文化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以“穿越剧”的形式全新亮相。节目一经播出就创下同类型题材的收视新高,成为文化节目的新标杆。

《典籍里的中国》刷屏的背后,是立足中华优秀文化,从电视表达优势出发,综合运用创新科技手段,打造出穿越历史时空的沉浸式体验,让存在于“故纸堆”和“象牙塔”里的传统文化,打破时空间隔引发共鸣。把古代典籍变成可视化、故事化的作品,还有赖于创作者的用心和专业。据悉,仅第一期节目《尚书》节目组就咨询了65位相关专家,查询68本相关书籍和上千篇论文,整理几百万字的资料,剧本前后修改多达53个版本。节目嘉宾蒙曼教授从创作者的角度分析:“其实传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厚重,而观众也比我们想象得要深沉。”中华典籍之中,本来就有更值得珍视,也更值得传播的精神传统,而如今的电视观众欢迎并完全能接受更深邃的思想内核,只要找到更合理的表达方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典籍里的中国》创作给文艺工作者的启示。
2021-07-22更新 | 320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10 . 近年来,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以“红岩文化展演与传播技术集成与示范”为抓手,通过曲面投影、全息投 影、AR、VR等科技手段,打造了《红岩记忆》数字体验厅,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增强互动体验,让深存于 博物馆的静态文物和深植于记忆中的革命历史鲜活起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现代科技改变了文化的传递和储存方式
②通过科技手段创新使革命文物更具感染力
③现代传媒开辟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
④文化生命力来自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