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0 道试题
1 . 据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专家考证,敦煌壁画中的经典舞姿“反弹琵琶”,其造型源于异域。“反弹琵琶”形象从异域传播到盛唐长安,再到中唐敦煌,经历了从胡人到汉人、从男性到女性的转变。该形象的转变过程,正是丝绸之路文明交流交融的见证。这表明(     
   
①民族文化是不同民族相互区别的独特符号
②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③文化交流构成了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④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2 . 1993年至2023年1月,中国累计派出援助圭亚那医疗队18期263人次,在当地乔治敦公立医院、林登地区医院等开展医疗援助。为了帮助更多圭亚那民众,医疗队多次组织对偏远地区或弱势群体的义诊活动,向孤儿院捐赠物资、赠送玩具和文具,为福利院儿童进行全面健康体检。开展对圭亚那的医疗援助(       
①增进了中圭两国的文化交流             
②有助于改善圭亚那民生状况
③强化了中圭两国的同盟关系               
④创新了南南国家的合作形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11更新 | 9249次组卷 | 42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洋节和中国传统节日,你怎么看?阅读下面漫画,我们对这一“PK”的立场是(  )

①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必须摒弃外来文化
②中外文化交流应不分主次、相互借鉴
③在交流中应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④要把握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202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引发国际社会积极反响。这是基于(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全球文明倡议将有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不同文明相互认同
③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能够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
④世界政党高层对话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主要途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5-22更新 | 895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
5 . 第十七届“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于2023年4月至7月举行。超过65个文化项目在中国上海、沈阳、武汉等20多座城市陆续展开,以此呈现中法两国在美术、音乐等领域的合作成果,推动中法两国艺术机构和艺术家之间的交流。这有利于(     
①推进文化交融,使中法文化在交流中走向融合统一
②增进中法之间的相互了解,在交流互鉴中共同进步
③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认同不同民族文化
④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促进人类文化的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5-19更新 | 393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朱楼画栋,彩胜华灯。傍晚时分,西安市的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灯火如昼,古香古色的仿唐建筑、“李白”“杜甫”扮演者与游客现场互动、非遗传承人制作的泡馍“水围城”……这里,让世界人民感受到“盛世唐朝”的魅力,也为西安赋能西部经济强市注入了新的活力。打造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     
①展示了中国古代文明,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旨在促进文化交流交融,满足世界人民的各种文化需求
③利于实现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彰显中华文化自信自强
④发挥了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5-16更新 | 458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高安二中,丰城九中,樟树中学,宜丰中学、瑞金一中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题
7 . 古文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数字时代为古文字的传承和传播带来机遇。藏品数字化以多维方式呈现古文字,数据库的建立为提升古文字整理、释读和阐释水平注入强劲动力,各类数字化传播路径也让人们在喜闻乐见中获得古文字知识。由此可见( )
①古文字是文化载体而不是文化本身
②数字化改变了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
③科技赋能增添了传统文化新的内涵
④科技为传播传统文化开辟便捷通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诗画中国》《一馔千年》等文化类节目规避了一味追求“完整再现”传统文化和艺术、却易显得“陈旧冗长”的刻板做法,将传统艺术和文化的精华进行“点状”萃取,通过故事化叙事、视听化奇观、情感化激发,实现了符合当代人认知习惯、行为方式、审美要求、价值标准的"转换”。这表明(     
①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借鉴能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
②进行创造性转化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③坚持古为今用才能有效发挥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④优秀传统文化只有满足人民需要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发出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号召,这正是对新时代新征程文艺发展动力或路径的一次重要的话语调整,对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这次在“文化自信”基础上引人注目地新增了“文化自强”的意涵,形成“文化自信自强”这一新话语方式。

在刚刚过去的新时代十年间,文艺工作者为坚定观众的文化自信而创作--不少作品以文化自信心为文化自强力奠定基础。如《唐宫夜宴》《芙蓉池》等系列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在运用多媒体、融媒体等大众媒介方式实现传统文化的通俗化大众化表达方面走出新路;有的作品由文化自强的提升而返身夯实文化自信。如影片《长津湖》等中式战争大片,在全景式战争中突出我军英雄主义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镕铸出现代中国人民家国同构、军民同心的强盛形象。展望当前和未来,文艺工作者将面临新的使命,这就是在文化自信基础上锐意推进文化自强,努力让文艺作品真正成为增强观众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自强力的精神力量。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原理,分析在“文化自信”基础上新增“文化自强”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在刚刚过去的新时代十年间,文艺工作者是如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
10 . 近年来,全球品牌应用“中国元素”之风愈演愈烈。路易威登、香奈儿等许多品牌设计师频频在织锦刺绣、写意泼墨、云龙图腾、青花瓷等中国文化元素中需求灵感,各种典型的中国人物或动物形象如花木兰、功夫熊猫,被运用到好莱坞电影中……这给我国企业品牌设计的文化启示是(        
①大量吸纳他国文化元素,消除我国与他国的文化差异
②尊重文化共性和普遍规律,调适企业品牌设计审美取向
③理解、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并加以创新应用
④强化文化交流,以他国文化元素为品牌设计的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3-03-18更新 | 513次组卷 | 48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