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0 道试题
1 . 文物传承文明,国宝见证历史。2022年,新华网文化频道原创推出了“国宝有灵”文化IP,文物均配有精美图片和文字解读,生动展示了这些藏品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以日历海报、短视频等形式,每天不间断地为海内外网友介绍各大博物馆的国宝精品,这一做法(     
①有助于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促进民族文化繁荣
②能引导人们感受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核心价值
③能更好地让文物活起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④能增强世界对中华文化的认知,认同中华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颁奖花束是每一届奥运会上体现东道主国家文化和办赛理念的重要元素。2022北京冬奥会将奥运文化与“中国风”充分融合,颁奖花束不使用鲜花,而采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绒线编结技艺钩编而成的绒线花束,寓意着温暖、祥和,同时践行了可持续的理念,能够永久保存。由此可见(     
①中华编结技艺创新根植于外来优秀文化之中
②冬奥平台能传播中华文化,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③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④文化因多彩而交流,文化因丰富而互鉴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12-03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3 . 由海南卫视首创推出的驻华大使生活纪实节目《大使家宴》获得了国家广电总局的充分肯定。节目以“美食”话题切人,讲述“餐桌上的外交”,多视角、多维度摹绘睦邻友好的中外友情。该节目(     
①让我们领略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②有利于各国在交流互鉴中认同他国的文化
③探索了中外文化交流互签的新方式
④以彰显文化自信为根本价值追求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4 . 2022年7月,武汉大学和敦煌研究院主办“万里千年——敦煌石窟考古特展”,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了敦煌石窟考古的丰硕成果和重大学术价值。展览期间,主办方通过官方网站、微博、微信、视频号等平台,提供丰富的线上服务。1∶1实景洞窟三维模型的构建,将远在大漠中的千年瑰宝展现在世人面前;数字敦煌上线,全球网民只要轻叩鼠标,就可以浏览超高清壁画图像……举办该活动有利于(     
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促进不同文化相互借鉴,推动人类文明趋同融合
③复原当时社会生活的历史原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④展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增强国际影响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新兴媒体借助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家,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体验国粹之美、非遗之妙、民乐之雅,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人们的心灵、大脑,也走向世界。由此可见,互联网等新兴媒体(       
①为中华文化的现代传播提供了有效平台
②具有文化选择、传递、创造的强大功能
③有助于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推动了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2-11-27更新 | 15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联考政治试题
6 . 近年来,我国科技助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取得新进展。多地积极运用5G、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通过虚拟展示、“云”直播讲解、智慧博物馆等创新方式,实现展览内容和展览形式相得益彰,增强代入感,沉浸感,愉悦感,促进革命文化的广泛深入传播。这表明(       
①文化创新要着眼于更好地服务人民
②科技应用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
③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得益于革命文物保护
④变革传播技术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人类各种文明之间的交流是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建设文明共荣之桥,把中欧两大文明连接起来。……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习近平主席以茶酒巧喻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旨在阐明(       
①人类文明具有的共同价值追求是世界的基本特征
②文明因交流而多样,因多样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③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④文明差异不应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近代中国,作为人口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人口暴涨,加上清末兵荒战乱以及连年饥荒,人地矛盾尖锐,大量内地贫民迫于生活压力,形成最著名的三股移民浪潮,分别是“闯关东”“走西口”和“下南洋”。人口迁徙(       
①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对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②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③促进了不同区域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
④使不同意识形态的文化在碰撞中发展,有利于塑造包容性的文化心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量身定制学习计划,真正做到个性化辅导”,“先试听,再付费”,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网课”作为提升学习成绩的帮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课”被誉为“教育的革新”。“网课”的出现(     

①表明网络教育作为新事物将取代传统的教育方式
②反映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使以网络为载体的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有助于更好发挥教育在选择、传递、创造文化中的特定功能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2-11-22更新 | 231次组卷 | 1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10 .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在数字化阅读日益普及的当下,有人习惯于手不释卷,独爱翰墨书香;有人钟情于视听兼备,喜欢声画共赏。越来越多的人在“读屏”“听书”中放松身心、吸收精神养料。这表明(     
①科技进步决定文化的传播、传承与发展
②多样化阅读有利于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
③要守正创新,统筹推动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
④数字化阅读适应快生活节奏,比图书阅读重要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