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 道试题
1 . “礼者,天地之序也。”回顾新中国成立71年的历史不难发现,国家重大纪念日举行阅兵和群众游行已是制度化安排,通过行为符号(阅兵、游行、升旗)、物件符号(花车、领导人巨幅画像)、声音符号(鸣放礼炮、奏国歌)、语言符号(领导人讲话和标语口号)等仪式展演方式强化了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忱。由此可见(     
①阅兵和群众游行活动显示了大众传媒的强大功能
②文化符号是文化的物质载体,创新了文化传播的途径
③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仪式展演可以提升群众的参与度,说明爱国主义是具体而非抽象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2-07更新 | 90次组卷 | 36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2020年高三2月模拟考试(线上)文综政治试题
2 . 中英两国共同举办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讲述了世界历史发展变迁的故事,让观众在领略人类文明精华的同时更加真切地感知文明间的互补、互动和相互交流。从中可以看出(       
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②发展本民族文化必须尊重和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③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文化交流中要欢迎和鼓励各国文化在中国传播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1-01-18更新 | 130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7届江西省宜春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
3 .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华文化空前繁荣,中外文化交流不断扩大,然而,不少海外民众心目中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名片,仍然是中医、武术和饮食这“老三样”,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与当代中国的发展地位存在差距。据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我国在国际文化交流方面存在“文化逆差”
②要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③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④要反对文化封闭主义,扩大文化对外交流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0-12-10更新 | 702次组卷 | 2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西省名校学术联盟2019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考试(二)政治试题
4 . 新年伊始,央视一档原创新节目《朗读者》一播出就引来好评如潮。选用一段精美的文字,通过朗读这种平常媒介来展现出文字背后的精彩人生故事,节目回归到“老百姓”和“生活”原点,让镜头充满真诚,让内容富含人文的温度,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由此可见(       
①大众传媒已成为先进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②文艺工作者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
③文化创作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11-03更新 | 155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7届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命制高三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文综政治试题(二)
5 . 因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传播特点,微博、微信等被称为“自媒体”“ 公民媒体”。基于这一平台,一些通俗的“乡村诗歌”“打工小说”等来自泥土、流水线上的草根作品,有机会走向更多大众。这说明(   
A.旧传媒在文化传播中不再发生作用
B.新传媒手段具有更强大的共享功能
C.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重要途径
D.新传媒具有创造多种风格文化功能
2020-10-16更新 | 225次组卷 | 53卷引用:2015届江西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高三二模交流卷八政治试卷
6 . 2019年故宫博物院举办春节大展“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沉浸体验展作为大展的部分,融汇了故宫历史及院藏文物中蕴藏的过年元素,运用数字投影、虚拟影像、互动捕捉等方式,形成春节文化与人的互动、传统文化元素与当代艺术设计交织,组成创新的文化体验空间记号,观众沉浸其中,感受新鲜有趣的浓浓年味,让沉睡已久的文物真正活起来。这给我国博物馆文化发展的启示是(       
①完善体制机制,开发文创产品,发展文化产业
②探索新途径,将创新策划展览作为核心竞争力
③树立文化自信,展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
④依托科技和大众传媒创新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形式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0-09-20更新 | 96次组卷 | 8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西省赣州市2019届高三3月摸底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7 . 中国国家博物馆自1月25日起采取闭馆措施防控疫情,为了满足广大观众的精神需要,国家博物馆络将展览等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产品呈现给观众。“云看展”、“云直播”等云游览模式有利,通过网主动作为,盘活数字资源并深度加工二次创作,在线营造“云看展”“云直播”等云游览模式
①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②借助现代科技,使文化传播突破时空局限
③立足传统文化,以文化创新为根本目的④尊重文化多元,在交流中做到以我为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2020年3月1日,“两岸同祈福,神农佑中华”海峡两岸炎帝神农文化线上交流活动开幕,台湾青云殿与湖南省炎帝陵同时为中华民族祈福。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不管遭遇多少干扰阻碍,两岸同胞交流合作不能停,不能断,不能少。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化是维系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
③两岸文化交流利于推动祖国统一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两岸文化可以存异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9 . 从《寻找手艺》《人生一串》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纪录片的热播,到老教授入驻B站(bilibili)成为UP主,从“跨年晚会”的全网风靡,再到疫情期间“到B站搞学习”的“学点正经的知识”热潮……B站,这个以动漫、游戏起家的年轻人为主的二次元自留地,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圈层文化的文化社区。上述文化现象说明(     
①我国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
②文化以其特有的包容性打破了不同性质文化之间的隔阂
③网络文化社区成为新媒体的主流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
④优秀文化作品借助大众传媒会更容易被人们认同和接受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2019年11月,习近平致信祝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传承发展甲骨文,我们要(            
①需要充分肯定自身文化的价值,坚定文化自信
②加强国际合作,更好发挥文字传承中华文化的作用
③需要彰显甲骨文的文化魅力和时代价值
④面向世界,吸收各民族文化成果,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0-07-0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中学2020届高三6月模拟文综政治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