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展开历史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随处可见的舞狮、胡琴、旗袍等,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精彩纷呈,具有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②中华文明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
③各民族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决定了文化多样性
④我国不同民族的文化在相互交流中融为一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促文化交流,勾勒文化画卷◆

杭州,化身为一座激情鸣响的舞台,不同地区的文化在这里汇聚,共同勾勒出一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世界文明大画卷。

武术、藤球、板球、柔术、克柔术等5个项目分别代表了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和西亚的地域特色,这些非奥项目丰富了亚运会的竞赛内容,诠释着亚洲体育、亚洲文化多元之美,是亚洲文化兼收并蓄、充满活力的生动写照。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杭州亚运会把“你”“我”汇聚成了“我们”,架起亚洲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沟通的桥梁,为多样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舞台,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强大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的知识,说明杭州亚运会是如何勾勒世界文明大画卷的。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良渚、宋韵、诗词、丹桂,从风雅颂歌到梅兰竹菊……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浙江杭州揭开神秘面纱,满满的东方文化元素“刷屏”现场。

开幕式以“潮起亚细亚”为主题,分《国风雅韵》《钱塘潮涌》《携手同行》三个篇章,给世人呈现史诗般的画卷:我们踏着历史的河流从远古走来,良渚玉琮开启文明的曙光;沃野渔歌唱着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故事;宋韵与芭蕾共舞,音乐剧与越剧同歌,独具创意地渲染杭州独特的文化底色;金桂飘洒丰收的喜悦与夺冠的祝愿,年轻的心在欢快地跃动;钱塘江大潮灌溉大地之树,让不息的生命蓬勃,希望的色彩铺满辽阔的空间;线上超亿的“数字火炬手”与场上火炬手共同点燃亚运会之火,让人感叹同爱同在的魅力以及艺术与技术交融的惊艳。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知识,说明杭州亚洲运动会开幕式何以惊艳观众。
4 . 2023年9月5日,音乐剧《飞天》音乐会在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精彩上演,用音乐与时空对话,向世界讲述丝路的精彩故事,彰显丝路文化的厚重灿烂,节目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欢迎和赞赏。由此可见(       )
①中华优秀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能促进民族文化发展
③搭建交流平台有利于提高文化的影响力
④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几千年,多数国外民众认可中国“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形象,很多外国人喜欢我国的京剧、书法、古诗词及孔子思想等传统文化。但仍有少数民众对中国知之甚少,甚至误解、误读。如“龙”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幸运和成功”等象征意义,它在西方常被理解为邪恶的化身。有人把中国近年的发展比喻成“中国这条东风巨龙在腾飞”,这句话被西方一些人误解为“邪恶的中国要称霸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把握大势,区分对象,精准施策,主动讲好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讲好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好中国声音”?
6 . 2023年6月8日,“丝路瓷缘·釉见敦煌——瓷画艺术展”在江西省隆重启幕。展览中,20件来自敦煌的高保真复制藏品集中展出,60件景德镇当代艺术家创作的敦煌壁画主题瓷画荟萃一堂,以现代陶瓷语汇诠释敦煌壁画新貌,为观众带来一场古今融合的艺术视觉盛宴。“瓷画艺术展”成为一场艺术视觉盛宴,这表明(     
①丰富的文化内容展现厚重文化载体
②文化交融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③文化发展要在融通资源中不断创新
④多彩的文化活动是文化自信的基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7 . 1993年至2023年1月,中国累计派出援助圭亚那医疗队18期263人次,在当地乔治敦公立医院、林登地区医院等开展医疗援助。为了帮助更多圭亚那民众,医疗队多次组织对偏远地区或弱势群体的义诊活动,向孤儿院捐赠物资、赠送玩具和文具,为福利院儿童进行全面健康体检。开展对圭亚那的医疗援助(       
①增进了中圭两国的文化交流             
②有助于改善圭亚那民生状况
③强化了中圭两国的同盟关系               
④创新了南南国家的合作形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11更新 | 9247次组卷 | 42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202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引发国际社会积极反响。这是基于(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全球文明倡议将有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不同文明相互认同
③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能够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
④世界政党高层对话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主要途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5-22更新 | 895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
9 . 2022年12月19日,第五届“阿拉伯艺术节”在江西省景德镇市举行,景德镇陶瓷是中阿友好精神的历史见证。早在数百年前,阿拉伯半岛的青花原料“苏麻离青”,跨越千山万水来到景德镇,与景德镇的高岭土完美结合,诞生了陶瓷史上的传世杰作—元青花,而后元青花又沿着来时的路回到阿拉伯半岛,书写了中阿友好往来的不朽佳话。这说明(     )
①两地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是文化传播的前提
②要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为我所用   
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有融汇世界文化的能力     
④不同民族国家文化在交流和借鉴中相互融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古文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数字时代为古文字的传承和传播带来机遇。藏品数字化以多维方式呈现古文字,数据库的建立为提升古文字整理、释读和阐释水平注入强劲动力,各类数字化传播路径也让人们在喜闻乐见中获得古文字知识。由此可见( )
①古文字是文化载体而不是文化本身
②数字化改变了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
③科技赋能增添了传统文化新的内涵
④科技为传播传统文化开辟便捷通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