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族节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2 道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 . 北宋诗人张未在《和端午》中写道:“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诗人从端午竞渡纪念屈原,从中可以看出(     
①通过传统节日,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先进性
②中国的民族传统节日寄托着炎黄子孙的文化情感
③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等文化因素
④民族节日是少数民族为纪念故事中的人和事而设立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4-03-11更新 | 40次组卷 | 4卷引用:必修4第三单元专项提升卷
2 . 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中国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大使表示,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不仅是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日子,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联合国将中国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     
①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激发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②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③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满足了人们美好生活的需求,促进社会和谐
④说明春节文化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有利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③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第25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加强对文物古迹、传统村落、传统技艺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发掘其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因为它们(     
①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具有深厚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③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④承载中华文化基因,彰显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传承着和平、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这有利于(       
A.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B.促进世界不同文明的多元一体
C.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D.不同民族文化相互学习和取代
2024-02-05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传承千年的中国茶文化蕴藏着“天人合一”的精深智慧、“围炉煮茶”的豪情雅趣、“斯须炒成满室香”的独特工艺。时隔千年,“围炉煮茶”这种一半烟火一半诗意的慢生活方式,满足着快节奏时代人们对仪式感和社交属性的追求,备受年轻人青睐。这说明(     
①“围炉煮茶”丰富了中华传统茶文化的内涵
②“围炉煮茶”在今天依然充满生机与活力
③我们既是茶文化的创造者,也是茶文化的享受者
④“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2-0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部分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在现代生活方式普及的今天,春节民俗依然活跃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间。每年的这个时刻,华夏儿女无论身处何方,都会燃起对“家”的渴望。这反映了(     
A.文化对人的影响持久不变B.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主要标志
C.炎黄子孙有传播民族文化的义务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023-11-2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天立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良渚、宋韵、诗词、丹桂,从风雅颂歌到梅兰竹菊……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浙江杭州揭开神秘面纱,满满的东方文化元素“刷屏”现场。

开幕式以“潮起亚细亚”为主题,分《国风雅韵《钱塘潮涌》《携手同行》三个篇章,给世人呈现史诗般的画卷:我们踏着历史的河流从远古走来,良渚玉琮开启文明的曙光;沃野渔歌唱着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故事;宋韵与芭蕾共舞,音乐剧与越剧同歌,独具创意地渲染杭州独特的文化底色;金桂飘洒丰收的喜悦与夺冠的祝愿,年轻的心在欢快地跃动;钱塘江大潮灌溉大地之树,让不息的生命蓬勃,希望的色彩铺满辽阔的空间;线上超亿的“数字火炬手”与场上火炬手共同点燃亚运会之火,让人感叹同爱同在的魅力以及艺术与技术交融的惊艳。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知识,说明杭州亚洲运动会开幕式何以惊艳观众。
(2)假如你是一名亚运会志愿者,请你向国际友人推荐一个中华优秀传统节日,并简单介绍其来源及传统习俗。
8 . 重阳节前后,国内某知名按摩椅品牌发起“重 Young节”社会化营销,对重阳节进行创新性演绎,提出“只过重Young节,坐回二十岁”的主张,强调要通过子女和品牌的努力,让父母重新年轻,“重返”二十岁。这个主张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积极参与和响应。这体现了(     
①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传统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③文化创新能促进商品经济价值的实现          
④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9 .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搞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建立健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增强历史文化遗产防护能力,严厉打击文物犯罪。这是因为文化遗产(     
①是祖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承载着民族文化基因
②蕴含着本民族的风土人情,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
④对于研究文明演进,展现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11-08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西部四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10 . 第五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国际诗人对话会”在北京举办。来自中国、法国、美国等国家的著名诗人、学者,通过视频 “云对话”的方式,共同探讨诗歌精神、诗歌意义和诗歌作用。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诗歌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
③互联网成为共享诗歌文化的重要手段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承认文化的同一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0-28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盐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文科)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