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族节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良渚、宋韵、诗词、丹桂,从风雅颂歌到梅兰竹菊……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浙江杭州揭开神秘面纱,满满的东方文化元素“刷屏”现场。

开幕式以“潮起亚细亚”为主题,分《国风雅韵《钱塘潮涌》《携手同行》三个篇章,给世人呈现史诗般的画卷:我们踏着历史的河流从远古走来,良渚玉琮开启文明的曙光;沃野渔歌唱着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故事;宋韵与芭蕾共舞,音乐剧与越剧同歌,独具创意地渲染杭州独特的文化底色;金桂飘洒丰收的喜悦与夺冠的祝愿,年轻的心在欢快地跃动;钱塘江大潮灌溉大地之树,让不息的生命蓬勃,希望的色彩铺满辽阔的空间;线上超亿的“数字火炬手”与场上火炬手共同点燃亚运会之火,让人感叹同爱同在的魅力以及艺术与技术交融的惊艳。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知识,说明杭州亚洲运动会开幕式何以惊艳观众。
(2)假如你是一名亚运会志愿者,请你向国际友人推荐一个中华优秀传统节日,并简单介绍其来源及传统习俗。
2 . 11月1日上午,以“新时代节庆传承发展与文化担当”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民族节庆峰会暨中国(张家港)长江文化艺术节在江苏省张家港市举行,峰会期间举办了“我们的节庆推介”活动,与会嘉宾就探究节庆活动与文化传承、旅游产业、区域发展的良性互动展开讨论。民族节庆活动(     
①是表达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       
②是展示民族文化魅力的窗口
③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是最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2023-07-2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绥江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龙抬头又称春耕节、青龙节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包含着上古时期人们对星辰运行的认识。这一天也是春耕的开始,所以龙抬头就成为人们祈求风调雨顺的日子。这说明(     
①文化是一定时期经济的集中表现②文化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和民族性
③民族节日蕴含着精神信仰等因素④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近期有一篇《不做民族文化的绝响》的文章,写的正是创造于遥远年代的建筑已经在一次次隆隆作响的城镇化进程里再难寻觅其影像,传统古村落所蕴含的传统建筑风貌、地方文化习俗等正遭受着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必须加强保护。这是因为(       
①保护传统古村落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传统古村落体现着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③加强传统古村的保护可以给相关部门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④传统古村落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5-20更新 | 116次组卷 | 33卷引用:云南省水富县云天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14-15高三上·陕西西安·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易经》把“六”定位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故而叫重阳。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每逢重阳佳节,很多单位组织和社区敬老活动。这表明(       
①透过传统节日可以领略民族文化的韵味②民族节日是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应该积极保护
③传统美德生生不息、历久弥新④传统习俗有助于培育文明风尚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
2020-10-11更新 | 189次组卷 | 5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19年9月23日,《回望传承-----八大山人纪念馆建馆 60周年故宫典藏特展》在江西南昌的八大山人纪念馆开幕。展览将持续至12月13日,<墨荷图》《双鹰图>等6件八大山人画作将展出。从文化遗产的角度,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八大山人画作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②保护文化遗产可以集中展示民族文化,表达民族情感
③既展有利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④画展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豪感,唤醒人们的非遗保护意识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0-04-21更新 | 64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7 . 数字时代,让春节多了一份穿越感,也有了更宽广的共享空间。打开老相册,在微信群回忆“小时候的年”,总能引起许多共鸣;回到老地方,在朋友圈晒出“各地年俗大全”,总能激发更多欢乐。这表明(   )
A.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B.数字传媒代替传统媒介传递信息
C.人们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享用文化D.传统年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
2019-12-0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8 . “天涯共此时,同寄一缕哀。”清明节作为一个承续了上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时间的累积给了它厚度,历史的行进赋予它内涵。还原和挖掘清明节背后的文化底蕴和社会心理,对催生新的社会风尚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是因为
①传统习俗对人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②良好社会风尚的培育需要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
③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有助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社会心理因其稳定性一经形成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华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农民丰收节”作为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有助于宣传展示农耕文化的悠久厚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说明
①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
②民族节日引领着时代的风尚
③民族节日实现了世界文化的繁荣
④民族节日展示着本民族文化
A.①③B.③④C.①④D.①②
10 .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汉字有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形式。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甲骨钟鼎、石鼓青铜、砖瓦权量,处处可见汉字的踪迹,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下列关于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汉字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和集中展示
②汉字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汉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