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遗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在“永乐宫”,穿越700多年时空的永乐宫壁画,跃然眼前、可触可感;在“数字藏经洞”,感受穿越时空的敦煌文化;在“全景故宫”,“云游”紫禁城万千宫阙;在“文物多宝阁”,用指尖360度“触摸”文物……一个个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案例,为我们感受文物里的中国增添了更多打开方式。科技赋能(     
①让文化遗产历久弥新,提升保护利用水平             
②赋予文化遗产新的内涵,增强文化自信
③让文化遗产便捷共享,提升文物价值                    
④让文化遗产贴近大众,展现文物魅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2-03更新 | 257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4年新高考政治【衡水金卷·先享题·调研卷】模拟试题(广西专版)03
2 . “摸摸虎头,吃穿不愁;摸摸虎背,荣华富贵”。黎侯虎是起源于商周时期以虎为图腾的传统手工艺品,其造型生动、威风凛凛,在民间有赐福、镇宅等文化内涵,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当地,黎侯虎是馈赠亲友的佳品,深受大众喜爱。材料表明(     
①黎侯虎手工艺品源远流长,得益于其特有的包容性
②传统文化在发展中因时而变,其基本内涵得到丰富
③黎侯虎文化对于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④文化是实践的产物,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21年12月,中国西藏邱桑温泉古人类手脚印入选2021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手脚印岩面艺术是距今20万年的古人类有意识地将自己的双手和双脚用力压到软泥上,软泥硬化后形成富有美感的岩面“雕塑”。这一发现加深了我们对人类历史长河中“艺术”一词涵义的理解。这一成果表明(     
①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具有鲜明的社会历史性
②艺术源于社会生活并且始终忠实反映社会生活
③考古发现为古代艺术作品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④考古发现为研究人类文明演进提供了物质载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长城、黄河、大运河、长征涵盖了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长城是民族的脊梁,黄河是民族的魂魄,大运河凝注了中国三千年的兴衰史,长征则是新中国兴旺发达、民族复兴的精神履历和源头。国家明确提出,要建设长城、黄河、大运河、长征等国家文化公园。2022年1月,我国又正式启动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这有利于(     
①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彰显中华文化优越性
②赋予中华文化全新内涵,推动相关区域经济发展
③保护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④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太极拳自17世纪中叶形成以来,因其松柔圆活与立身中正的基本要求,在修身养性、强身健体中传递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为国人世代传承,并在海外广泛传播。2020年12月,“太极拳”入选“非遗”名录,有助于(   
①营造友善和谐的社会氛围,涵养刚柔并济的心性
②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引领世界文化发展方向
③彰显中华文化的优越性,开创文化发展崭新局面
④传递平和包容理念,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1-17更新 | 120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西上思县上思中学2021届高三高考押题政治试题二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强调,建立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三级管理体制。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编制全国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纲要及省级规划,建立国家级、省级保护对象的保护名录和分布图,明确保护范围和管控要求。市县按照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求,落实保护传承工作属地责任,加快认定公布市县级保护对象,及时对各类保护对象设立标志牌、开展数字化信息采集和测绘建档、编制专项保护方案,制定保护传承管理办法。

重庆市推进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坚持以用促保,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有效利用中成为城市的特色标识和时代记忆。启动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宝顶山卧佛、小佛湾造像保护修缮工程;推进合川钓鱼城、涪陵白鹤梁题刻申遗工作;推进磁器口、金刚碑、十八梯、湖广会馆及东水门、龙门浩等一批传统风貌区保护修缮工作;有效利用历史建筑和文物建筑,植入文化博览、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美术艺术展览、音乐厅、小剧场等功能;在老城区中利用梯坎、坡道、街巷串联历史街区、传统风貌区等历史人文资源,打造精彩的城市体验路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说明建立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三级管理体制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重庆市推进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意义。
(3)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需要弘扬历史文化。请你就如何弘扬重庆历史文化提两条建议。
2021-12-31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合山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仿真模拟文综政治试题
7 . 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顺利通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评审,成为我国第56处世界遗产。泉州申遗成功(     
①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为当地文化遗产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③是我国对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贡献
④有利于集中展示民族文化,集中表达民族情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太极拳源于中国,属于世界。太极拳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为核心思想,集颐养心情、强身健体等多种功能为一体,逐渐成为连接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纽带,已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重要载体,受到了世界各地爱好武术人士的推崇。2020年12月17日,我国太极拳被列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这表明(       
①太极拳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
②太极拳文化可与当代人的文化生活需求对接
③其列入名录提高了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④其列入名录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9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央视纪录片走红,从《舌尖上的中国》,到《我在故宫修文物》,让观众通过纪录片了解到很多不为人知的背后故事。
材料一:《我在故宫修文物》重点记录故宫书画、青铜器、宫廷钟表等领域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复过程和修复者的生活故事。片中第一次完整呈现世界顶级的中国文物修复过程和技术,展现文物的原始状态和收藏状态;第一次通过对文物修复领域“庙堂”与“江湖”互动,展现传统中国四大阶层“士农工商”中唯一传承有序的“工”的阶层的传承密码,以及他们的信仰与变革。
材料二: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对传统文化的表现,还是汲汲于卷轴、瓷器、昆曲、武术等各种符号。如果历史只停留在零散的、呆板的符号上,那将会使传统文化失去持续生长的内在力量。中国传统文化只有与“现代相遇”,向新一代的年轻人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器物之美、精神之美、价值之美,才能使中华文化不被来势汹汹的“日风”“韩流”“美剧”所淹没。
材料三:某校为了让国学文化与“现代相遇”,将国学文化的内涵与当代青少年人格培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利用经典诗词与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育,收到了极佳的效果。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在故宫修文物》这一纪录片对文化传承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三,运用“树立创新意识”的知识,谈谈如何让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相遇?
(3)有人在网上推荐《我在故宫修文物》时说到:“这部纪录片最让人感动的是‘匠人精神’,最顶尖的文物修复专家几十年如一日,从事着一份伟大又平凡的事业,而社会的发展需要无数个具有匠人精神的普通人。”请你推荐一部文艺作品(如影视、书籍、戏曲),并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两个推荐的理由。
2020-10-16更新 | 907次组卷 | 4卷引用:2017届广西桂林市、崇左市高三联合调研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卷
10 . 传统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正以其穿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和艺术感召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民大众的喜爱,在全国形成了以古诗词为代表的古典文化新潮流。这种潮流的出现表明
①古诗词成为展现中华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复古能够激发中华儿女的强烈认同感
③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④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