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具有多样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中华文化以和合理念为精神内核,秉持“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高远理想,推崇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些思想观念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重要启示,有助于(     
①发展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传统文化
②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③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趋于一致
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11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试题
2 .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以水为串联、潮为意向,铺陈了一幅幅饱含中式浪漫的唯美画卷。裸眼3D视效与虚拟影像的结合,打开了烟雨江南、钱塘江潮、泼墨山水的卷轴;宋韵与芭蕾共舞,音乐剧与越剧同歌,独具创意地渲染杭州独特的文化底色。通过零碳排放的主火炬和电子烟花,体现主办城市的环保意识,展现大国担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世界各国既醉心于创意唯美的传统诗画江南,也惊叹于新时代社会主义中国的科技创新。开幕式对我国文化发展的启示是(     
①要借助现代科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②要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是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推动文化交流、交融,实现各国各民族文化趋同
④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3 .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从开幕式到闭幕式,从赛场内到赛场外,从主办城市到各个分赛区,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交流项目,杭州亚运会无处不展示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无处不展现着亚洲的多样文明。这届亚运会的举办(     
①坚持美美与共,彰显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②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消除文化隔阂和文化差异
③展现中华文化自信,增进各国对中华文明的理解和认同
④促进亚洲各国文明交流互鉴,共同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2-08更新 | 11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二模政治变式训练之哲学与文化
4 . 大江大河、高原湖泊、雪峰雨林,山河无言,都是故事。某新媒体科普公众号专注于从地理视角讲述中国,汇集了严谨与浪漫、逻辑与想象、辽阔与深入,《什么是武汉》《这里是中国》《100年,我们重塑山河》等文章、图解、视频受到海内外读者喜爱,单个作品最高浏览量达2亿多次。该新媒体科普公众号的成功,在于(     
①展现了祖国大美山河,丰富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
②促进文化产品国际传播,推动世界文化融为一体
③介绍多样和谐的中华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
④讲好中国故事,展示真实的中国,推动文化交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习近平指出:“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形态的理论中,内在地包含着文明多样性的思想。下列关于人类文明多样性表述正确的有(     
①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决定着文明发展的不同样态
②各种文明都具有独自的比其他文明更优越、更强大的文化基因
③每一种文明都代表着一方文化的独特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每一种文明都是在与其他文明相隔离的状态下独自产生、发展和演变的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24-01-30更新 | 49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二模政治变式训练之哲学与文化
6 . 2023年6月7日,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开幕,本次论坛主题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要(     
①立足国情,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融入世界主流文化
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
④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增强世界文化认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元代,丝绸之路商贸往来频繁,阿拉伯地区盛产的钴料进入中国,配合景德镇的高岭土,色泽明丽的青花瓷器诞生了。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明正德青花仰钟式碗”(见图)就是一种以缠枝花衬托阿拉伯文作为装饰纹样的官窑青花瓷器。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不同时代的文化决定不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B.求同存异、取长补短能实现文化的趋同发展
C.全盘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D.文化交流和交融推动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2023-12-14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合格考政治试题
8 .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语出《三国志》,意思是说,佳肴美馔,在于能够调和各种不同食材的味道。几千年来,“和”文化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刻进了中国人民的基因里。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来说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这说明(     
①“和羹之美”需要各种食材充分融合,文明应在交流中超越文明隔阂
②合异制约了各种食材的味道,文明应以共存超越文化优越
③“和羹”以各种食材的差异为前提,文明有差异才能和谐繁荣
④各种食材的个性寓于“和羹”的共性之中,文明应以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2-03更新 | 959次组卷 | 30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2届高考第二次模拟测试政治试题
9 . 2023年3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他说:“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这有利于(       
①更好认同其他民族文化,推动世界文化繁荣发展
②世界各国不同文化更好实现交流互鉴、包容共存
③大大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④促进不同文明的美美与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条中轴线,千年北京城。

一条7.8公里长的北京中轴线,穿起了北京城的文化精髓和历史脉络。从钟鼓楼一路往南,途经万宁桥、景山、故宫、太庙、天安门、正阳门、永定门……这条全长7.8公里的中轴线,被建筑学家梁思成盛赞为“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是中华文明秩序和美学观念基础上都城核心建筑群的杰出范例。都城的营建不仅是一个城市构建秩序的过程,更是国家秩序的表征。北京中轴线作为都城核心建筑群,从建筑的规模、形式、布局到装饰细节,无不是对这种观念的秩序进行了极致的表达。作为东方文明传统都城核心建筑群在城市规划、建筑、景观设计上的杰出范例,它的世界性价值不言而喻。

北京中轴线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是独一无二的历史遗产,更在于它对现实生活的巨大影响。它是北京城市的核心,是当代生活的重要载体,是今天国家礼仪活动的中心,也是政治、文化中心,这种历史功能的延续,使其具备了巨大的当代影响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北京中轴线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