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具有多样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当前,如何通过文化产品反映中国的时代变革,推动更多优秀作品在海外落地,仍然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使命。

《流浪地球》《陈情令》等原创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在海外广受欢迎,视频博主李子柒通过展示中国田因式“慢生活”在全球收获粉丝。。。科技与文化进一步融合,推动文化符号产业化发展,寻找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互联网企业、内容生产者等弘扬时代精神,打造中国文化符号,让中国文化走得更远、深入人心。传统文化、中国元素借助科技与创意的翅膀,助力中国文化加速“出海”,影响力与口碑不断提升。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中国元素助力中国文化加速“出海”的意义。
(2)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请为如何推动中外文化交流提两条建议。
2020-12-08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五莲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9月27日至28日,以“文明照鉴未来”为主题的第六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举办。论坛设有3个分论题:一是东西方古老文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二是中国之治的深厚文化根基;三是中国之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论坛主题紧扣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旨在推动不同文明对话,坚定不移推动世界朝着开放、包容、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习近平多次强调,我们应该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亚洲各国应该开放包容、与时俱进,加强与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


(1)根据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阐明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原因。
(2)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请结合相关知识,就如何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提三条建议。

3 . 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2020年3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山东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

《山东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摘要

优势

大运河(山东段)沿线地区与苏皖豫冀四省交界.是贯通运河南北的重要河段﹐世界遗产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战略地位重要,发展基础良好。大运河(山东段)拥有运河﹑泰山﹑曲阜三孔等世界文化遗产,8段河道、15个遗产点入选大运河遗产名录。历史上.大运河(山东段)一直是沟通中国北方政治中心和南方经济中心的生命线﹑是南粮北运﹑商旅交通、军资调配的交通动脉﹒有“国家漕运江南四百万,寄径于山东漕河一线”之称。

问题

大运河时空跨度大,沿线遗产众多,种类丰富,不同时期、不同形态的遗产资源叠加交错﹐保护难度大,碎片化保护现象突出。对运河文化多元价值体系研究阐发滞后,与儒家文化、泰山文化等联动不够紧密.文化引领能力不足。

重点项目

以“济宁‘运河记忆’遗产廊道”为例:整合竹竿巷、广育堂、玉堂酱园、潘家大楼、太白楼﹑铁塔寺、南阳镇﹑微山湖运河故道﹑夏镇等资源,规划建设“运河记忆”主题街区﹑河道总督署遗址保护展示设施及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太白湖运河文化主题公园,打造运河遗产廊道。

结合材料,分析落实好这一规划的文化意义,并为如何扩大运河文化影响力提出一项可操作性建议。
2020-07-05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0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必须把重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摆在重要位置。
中国乡村文化诞生在以农耕文明为基础、地缘和血缘为纽带、传统社会伦理为秩序的乡村社会,并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乡规民约、生活信仰、传统习俗、社会禁忌等非正式制度为基本内容的文化形态。
各地在重振乡村文化建设中充分挖掘乡村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核,重新唤起乡村的文化活力。浙江浦江在文化礼堂的选址上优先考虑古祠堂等有深厚历史文化印迹的建筑物,借助它们重新激活了乡村的文化资源,激发了村民的价值认同;陕西省蓝田县吸收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乡约《吕氏乡约》中的精髓要义,研究制定出更符合时代要求和现实需要的《蓝田新乡约》,把“乡约”延伸到乡村管理;山东将乡村儒学讲堂发展到9200多个,举办活动4万场次,参与群众500多万人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东“乡村儒学现象”……
丰富的民俗,淳朴的民风,缠绵的乡愁,深厚的底蕴……这些乡村历史文脉和文化基因让人们对乡村产生了更多的留恋,也必将会推动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重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
随着城市化推进,人们对乡村文化的价值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城市文化强势来袭,传统的乡村文化已被作为落后的改造对象;也有人认为乡村文化中原有的人情味、邻里互助等避免了现代城市发展的“社会病”……
(2)运用意识的相关知识,分析人们为什么对乡村文化的价值会产生不同的看法?
(3)请就我们如何重振乡村文化提两条建议。
2018-01-24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医,也称汉医,是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黄帝内经》是我国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几千年的临床实践,证实了中国的中医中药是确凿有效可行的。中医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针灸引起国际医学界极大兴趣。清末,国运衰弱、西医涌入,冲击了中医发展。一些学者认为,“老药罐子”煎药还在使用、医疗的主客体及药物已经发生变化、中医跟不上时代科技的发展。中西医之争自此开启,并延续至今。2015年,《中医药法(草案)》提交审议、中医药专家获诺贝尔奖、中捷中医中心成立……;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文要求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中医药发展面临新的机遇、迎来新的曙光。
(1)不能抛弃、废止,而要保留、发展中医药文化。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理由。
(2)有人从中医的发展历程得出结论:“中医创新就要突破成规陈说、破除传统方式方法。”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创新意识的具体要求加以说明。
(3)面对中西医之争,请就如何实现二者协调发展提出两条建议。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被誉为“无言之诗,无形之舞;无图之画,无声之乐”的中国书法艺术兴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块瑰宝,其下笔轻而疾,行笔粗而重,收笔快而捷,线条和谐流畅,为中国书法特有的线的艺术奠定了基调和韵律。之后,中国书法经周代的金文、石刻文、简帛,至秦代出现了“写法苛刻”的小篆和“书写方便”的隶书。
字形方正、法度谨严、笔画分明的隶书的出现是中国书法艺术上的一次革命,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汉代兴起的草书标志着书法开始成为一种能够高度自由的抒发情感,表现书法家个性的艺术。以“书圣”王羲之为代表的两晋书法家的行书“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唐代的书法艺术对前人进行了继承和创新,从而推动了楷书、行书、草书等书法艺术跨入到新的境界。此后,中国书法艺术在宋元明清时期以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不断发展。2009年9月,中国书法艺术被联合国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当今,随着汉字书写工具的变化,特别是键盘输入汉字的普及,加之应试教育的功利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书法教育面临巨大冲击。有人建议,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要光大书法艺术就应将汉字书法作为初高中升学考试成绩一部分进行考核。
(1)你是否赞成将汉字书法作为初高中升学考试成绩的一部分进行考核?试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加以说明。
(2)在汉字书法受到冲击的今天,试就如何光大中国书法艺术提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