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近年来,大批中国游客到俄罗斯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斯莫尔尼宫、列宁墓等,感受俄罗斯红色文化的魅力。同时,毛泽东故居等中国红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俄罗斯人的喜爱。中俄两国之间红色旅游发展得益于两国的红色文化
A.是满足两国民众各种文化需求的重要资源
B.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性因素
C.规定着各自民族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D.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又各具鲜明特色
2019-12-23更新 | 2445次组卷 | 107卷引用: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曾经的丝绸之路,是东亚强盛的象征,如今的“一带一路”,则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聚集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实现沿线和各国经济与文化的繁荣。“一带一路”能推动沿线各国文化的繁荣,依据是(   )
①拓宽文化交流的途径,促进文化交流
②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能与文化相互影响 
③各国文化在交流中可以相互认同,共同发展
④各民族文化具有世界文化的共性,遵循普遍的规律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2019-11-30更新 | 283次组卷 | 52卷引用: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史诗,引起强烈反响。这表明(  )
①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       
③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       ④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10-27更新 | 4012次组卷 | 130卷引用: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2018年10月18日至28日,有着1300年历史的东方水乡——浙江嘉兴桐乡市乌镇,举办了第六届乌镇戏剧节。为期11天的戏剧节中,来自5大洲、17个国家和地区的29部特邀剧目,共计109场演出在这里上演;1800余场古镇嘉年华诠释了没有围墙的全民狂欢;15场论坛、12场朗读会,构建出戏剧理论和教育的生态。乌镇戏剧节的举办
①促进了中外戏剧文化的融合
②说明戏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提升了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说明加强交流是促进戏剧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19-01-16更新 | 344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5 . 中国的京剧、书法、武术为世界独有,俄罗斯的芭蕾舞,意大利的歌剧等等享誉天下,这一切形成了世界文化百花园。上述材料表明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文化是民族的,其多样性表现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③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有其共性的一面
④只有最独特的文化才是正确的文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8-11-2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海明威、马丁·路德·金、电影《西雅图不眠夜》、美剧《纸牌屋》……这些美国人熟知的历史人物和大众文化被习近平主席引用到访美的演讲中,以美国听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倾心交流,“习式语言”以真诚再次展示其独特魅力。这说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④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9-28更新 | 330次组卷 | 27卷引用:山西省汾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
7 . 由吴京执导并主演的《战狼2》不仅打破多项华语票房纪录,还创造了国产片在海外影院爆满的上座状态。这说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③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
④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同的普遍规律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8 . 英国“脱欧”,欧盟内以英语为母语的居民仅剩500万左右,占总人口比例约1%。这可能导致“维护英式英语结构完整性的工作将无人承担”。讲英语的欧盟居民已经越来越多地赋予英语本土化特色。材料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文化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
③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
④不同地区的文化因人们实践活动的不同会有所差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祭祀扫墓。这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一年年轮回、一代代传承,成为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续展开新的有机构成,将清明节法定化,可以增加人们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这表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③中华儿女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10 . 从《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经典影视剧到《渴望》《情满珠江》等情感剧作。从《还珠格格》《十三格格》等古装剧到《省委书记》《铁面无私》等现实剧。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中国电视剧在越南热播,这表明
A.影视剧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
B.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融合与创新
C.各国都坚持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D.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情怀
2018-01-0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孝义市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三(期中)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