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国际上称宇航员为“astronaut”,“taikonaut”是中国航天员专属英语单词,词根“taiko”出自“太空”的拼音,意思为“Chineseastronaut”(中国航天员)。早在1998年,“taikonaut”一词已被牛津词典正式收录。这体现了(     
①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发展
④文化融合过程中要坚持以我为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5-27更新 | 691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 2022届高考考前打靶卷政治试题
2 . 一些藏族“小哥哥”“小姐姐”通过直播放羊、拾牛粪、做糌粑、打酥油茶等农牧区的日常生活,向世人展现真实又现代的新西藏;巴邓顿珠等藏族歌手借助网络平台展示多样、新颖的音乐风……网络视频平台的兴起,让外界能够深入认识新西藏。这表明(     
A.民族区域自治推动西藏文化事业发展
B.文化的民族性、区域性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C.保护、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重要使命
D.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2022-05-25更新 | 334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2届高三最后模拟(适应性考试三)政治试题
21-22高二·全国·假期作业
3 . 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当年,东来西往的僧侣、商人和军队在这里歇息、补给,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宗教、艺术、文化在这里汇聚。这里既有早期印度风格的佛教洞窟,也有带有古希腊爱奥尼柱的建筑绘画。在很多壁画中可以看到鲜卑、粟特、回鹘、党项蒙古等各民族的形象,以及西域传来的各种乐器。由此可见(     
①文化发展要注重借鉴与融合
②各民族文化具有普遍的规律
③文化在相互的交流中得到传播
④文化创新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央视春晚中,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通过“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七个篇章,以“展卷人”视角“窥”见画家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见下图),以古典文学的叙事方式、传统艺术的当代表达、意念的流动、人物的虚实交错重现了大宋美学,备受海内外观众好评。由此可见,该舞剧(   

①推出了融汇多种区域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②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和价值观
③表明了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精神向往
④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扩大了中华文化影响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5 . 北京冬奥会官方海报设计者在设计海报时把中国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很好地融合起来,以体育为主题,以文化为内容,融入了冬奥元素、中国文化、城市风貌、冰雪运动等多种设计元素,并用现代国际时尚手段加以表达,展现出中国人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北京冬奥会官方海报(     
①能够增强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②通过多样化的文化符号创新文化传播的途径
③能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④体现了中华文化底蕴与奥林匹克精神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截至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共向海外输出作品1万余部,网站订阅和阅读APP用户1亿多,覆盖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国际传播成效显著。海外读者通过中国网络文学作家笔下的人物,可以感受到兄友弟恭、尊师重道等中华文化的魅力。我国网络文学走向世界(     )
①彰显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国际影响力
②说明互联网是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有利于充分吸收外国文学的有益成果
④体现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2-04更新 | 352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2020年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掷地有声、情真意切,爱国主义精神、女排精神等词语振奋人心,不仅鼓舞了中国人民,还向全世界展现了我们过去一年的非凡成就,国际社会赞叹我国人民共同致力于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来源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②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认同感不断增强
③中华文化的价值在文化传播中得到彰显
④中华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世界尊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9-14更新 | 882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苏省启东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政治试题
8 . “一字一图画,一语一境界。”中文优美、简约、深邃、博大,书写并传承了中华文化。中文是联合国指定的六种国际官方语言文字之一,联合国设定每年4月20日为“中文日”,取典于仓颉在“谷雨”时节造字的传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语言文字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展现了文化多样性
②语言文字是了解一国文化的钥匙,搭建了世界文化交流的桥梁
③汉字产生于中国传统习俗,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和全人类共同财富
④“中文日”有助于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扩大中文影响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9-06更新 | 5346次组卷 | 4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实验中学2021-2022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近年来,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数百项内涵丰富的文化活动:富有中国特色的舞狮表演、川剧变脸让白俄罗斯民众接触到了中国民俗文化;《诗经》吟唱和汉唐乐舞表演将中国风吹至柬埔寨;傣、景颇、彝、佤、藏、阿昌等少数民族音乐跃动塞尔维亚。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
①具有其他民族文化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②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借鉴吸收国外一切有益成果                  ④博大精深,具有独特标识和魅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7-11更新 | 239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苏省2018届高三高考压轴卷政治试题
10 . 2021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强调,各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差异自古就存在,是人类文明的内在属性。没有多样性,就没有人类文明。这一论断启示我们(     
①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在文化交流中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③在实践中产生的民族文化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
④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