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8 道试题

1 . 热点 《百鸟归巢》引起人们热议

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百鸟归巢》引起人们热议,该节目使用中国传统乐器,扮演者身着中国传统服饰,向全世界人民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科学精神)
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百鸟归巢》引起人们热议,该节目使用中国传统乐器,扮演者身着中国传统服饰,向全世界人民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由此可知(  )
①文化创新需要创新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②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我们需要坚定文化自信 
④我们要承袭中国传统文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8-1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3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2 . 暴发于2019年年底、2020年年初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成为人类历史上影响最大的疫情之一。对应对疫情的措施,民众态度方面体现了中外文化差异。以戴口罩为例,当中国政府强化隔离、要求所有人戴口罩时,多数中国民众以公共安全、国家利益为重,能自觉戴口罩,对人对己负责,不认为戴口罩是对自由的一种束缚,配合程度相当高。相比之下,有些国家则是进行各种各样的抵制。因为他们以个人为中心的文化,认为戴口罩是一种病态,是一种束缚,是不自由,政府强行要求戴口罩是对个人自由的侵犯,甚至不戴口罩参加大规模游行示威。民众对戴口罩的态度不同,抗击疫情效果也不同。


问题:
(1)中外文化为什么存在差异?
(2)如何对待中外文化差异?
2023-08-0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第一框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3 . 历届奥运会会徽的设计形象不同、风格各异,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不同民族所具有的丰富多彩的文化。这表明(     
①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②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要通过各种具体形式呈现出来
③世界各民族文化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④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应相互借鉴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8-0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每年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间,各成员领导人的着装都是关注焦点之一。按照惯例,与会者身着会议主办方的民族服装。这一惯例(     
A.不利于民族文化传播
B.体现了尊重民族文化
C.目的是弘扬先进文化
D.激励各国间文化竞争
2023-08-0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和而不同”是中国人自古尊崇的处世之道,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们应坚持“和而不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要重视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应提倡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处、取长补短。


运用“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的知识说明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们应如何做到尊重文化多样性。
2023-08-04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模拟卷政治试题(六)
6 .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但想让京剧赢得海外观众的青睐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某中国旅日艺术家广泛吸收京剧各大流派所长,将昆曲、西洋乐等艺术元素加入传统京剧中,创作出独特的“吴氏青衣”唱法。在传统唱腔与叙事的基础上,他还借鉴国际流行文化元素,辅以现代声光电画舞台效果,创新推出了“吴氏新京剧”,受到日本观众的喜爱。这表明(     
①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可以增强戏曲文化魅力
②文化创新能增强国外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现代大众传媒是促进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2022年7月20日,“世界汉学家理事会成立大会暨世界文明与中国道路”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60余国的百余位汉学家及国内学者与会。会上宣布成立了“世界汉学家理事会”,并开启了“世界文明与中国道路全球论坛”。“世界汉学家理事会”的成立(     
①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有利于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③说明中华文化具有独一无二的优越性
④旨在用中华民族的汉文化同化其他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2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富平县蓝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全真模拟政治试题(三)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8 . 世界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必然弱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
2023-07-26更新 | 58次组卷 | 3卷引用:第十单元全考点精讲
9 . 英国BBC公司为制作《中国化的英国学校》纪录片,特邀5名优秀中国教师到英国一所顶级中学任教,结果中国教师明显“水土不服”,英国学生的不少举动让他们十分“抓狂”;而英国学生也无法适应高强度教学,被中国老师训哭。这种现象说明(     
①文化影响人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中英的不同国情使中国教育模式必然不会融入英国
③中英两国不同的价值观,是这一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
④中英两国的社会环境不同,必然导致两国师生在文化上根本对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青衿"是周朝学子的服装,古代多指读书人:"巾帼"原是古时的一种配饰,后来引申为女子的代称:"乌纱帽"为古代官吏戴的一种帽子,后来也用来比喻官位。这些服饰文化现象折射出(     
①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②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不同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
④一定的文化是对一定的政治的反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