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当年,东来西往的僧侣、商人和军队在这里歇息、补给,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宗教、艺术、文化在这里汇聚。这里既有早期印度风格的佛教洞窟,也有带有古希腊爱奥尼柱的建筑绘画。在很多壁画中可以看到鲜卑、粟特、回鹘、党项蒙古等各民族的形象,以及西域传来的各种乐器。由此可见(     
①文化发展要注重借鉴与融合
②各民族文化具有普遍的规律
③文化在相互的交流中得到传播
④文化创新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成都大运会会徽是一只展翅的太阳神鸟,其主体对应的是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英文首字母“U”。“U”分割成四个渐变色块,并与国际大体联标志元素一脉相承。会徽设计中还巧妙融入了凤凰元素,寄托放飞梦想的希冀,向世界送出来自中国的美好祝愿!成都大运会会徽设计(     

①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体现了文化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③吸收了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
④彰显了爱好和平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电影《封神》一经上映,便以其深入人心的角色形象和扣人心弦的剧情,成为今年最热门的电影之一。许多国外观众和评论家都称赞这是一部“有魅力的好电影”,不仅在于独特的视觉特效、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更在于其深邃的主题和富有哲理的内核。这说明了(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文化融合过程要坚持以我为主
③文化交流增进国家间文化认同       
④高质量文化产品有其独特魅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 . “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深”。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种茶、采茶、制茶、饮茶。制茶师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害制等核心技艺,发展出2000多种茶品,供人饮用与分享。“中国茶”三个字背后,蕴藏着“天人合一”的精深智慧、“围炉煮茶”的豪情雅趣、“斯须炒成满室香”的独特工艺……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载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茶”申遗成功能够(       
①使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博采众长焕发新生命
②向世界展示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③通过交流互鉴促进国际社会认同中国的茶文化
④助力中国茶文化的传承与茶产业的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9月14日,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携《牡丹亭》亮相法国巴黎蕾博拉戏剧院,900多个位置座无虚席。600多年时光轮转,杜丽娘与柳梦梅的凄美爱情故事,通过清丽婉转的声腔、盈盈袅袅的身姿和细致打磨的唱词,引发现场观众共鸣。这说明(     
A.中华文化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
B.中华文化的传播推动世界文化繁荣发展
C.中国昆剧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D.文化交流助力中国与法国文化融合趋同
2023-10-28更新 | 467次组卷 | 3卷引用:必修4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6 . “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习总书记对“去中国化”的批评的依据是(     )
①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④民族文化是永远的精神火炬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7 .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为推动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人文交流,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于9月6日至7日在甘肃省敦煌市举办。举办此次博览会的意义在于(       
①促进文化交流,推动“一带一路”发展
②消除各国文化彼此隔阂,增进相互认同
③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④展现中华文化优越性,增强国际影响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2023年6月29日,位于北京海淀区的京张铁路遗址公园一期正式对外开放。该公园在建设过程中,充分保护京张铁路遗迹、发掘并恢复老京张铁路正线、恢复部分道口、修复相关重要遗址,并将京张铁路特有的人字坡设计、历史故事融入展示设计中。这是基于(     
①任何文化都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呈现出来的
②文化发展需要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③人类文化发展历史就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
④每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是扎根于本国的土壤之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4月6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账号向全球推介了河南卫视“2024清明奇妙游”的《中华战舞》节目,配文:“中国广东的英歌舞是一种传统表演,它崇尚祖先的智慧,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体现了正直和坚强的价值观。”

1.英歌舞来源于广东汕头。汕头是改革开放的首批经济特区,但在改革的同时也始终保持了潮汕文化的纯粹与独立,并不会因改革而失去潮汕文化的独特性。这集中体现了(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占支配地位,坚持重点论
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坚持辩证否定的发展途径
③“人化”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辩证思维具有动态性,能用矛盾分析法来看待文化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其实,这并非汪文斌第一次向世界推荐“中华战舞”。在春节期间,他便已通过社交平台,带领大家领略充满浓浓新春氛围的英歌舞,让潮汕优秀非遗文化走向世界。这反映了(     
①文化交流是交融的前提,推动文化交流与互鉴
②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发扬文化有利于扩大国际影响力
③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文化具有民族性与多样性
④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兼收并蓄推动文化综合创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2022年9月27日,2022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曲阜尼山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武维华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指出儒家的和合思想,一直在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赓续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也为世界不同文明互鉴融通提供了重要启示。这说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传承与互鉴是发扬儒学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
③要以文明进化论来认识和对待文明
④验证了文化统一性对区域多样性的重要支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3-06更新 | 306次组卷 | 5卷引用: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