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中国纪录片在跨文化交流中,自信应该成为国际传播的底色,只有自信才会用 逻辑讲述真实的故事;而共情是国际传播的基调,只有共情才能以情感传递共同价值。这一观点强调,提高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力应该(     
A.立足中国国情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
B.在交流交融中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
C.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D.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2023-08-03更新 | 6672次组卷 | 44卷引用:热点21 习近平文化思想正式提出
2 . 20世纪上半叶,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曾赴日、美、苏演出,引起轰动。京剧表演艺术由此得到这些国家的持续关注和研究,与这些国家的戏剧观念发生碰撞和融合,对这些国家的戏剧及其他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由此可知(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③文化交流互鉴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中国传统文化是在批判中不断发展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1-11更新 | 6543次组卷 | 36卷引用:专题10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讲义)
3 . 1000年前,意大利翁布里亚人利用山地丘陵地貌,开创了橄榄梯田耕作系统;700年前,北非沙漠中的游牧民族将独特的水资源管理方法与沙漠知识相结合,形成了绿洲农业系统……今天,各国都在加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进一步挖掘其价值。这表明(       
①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文化多样性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③农业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④每一种文化都扎根于本民族本国家的土壤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1-11更新 | 6321次组卷 | 34卷引用:专题10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讲义)
4 . 阿木爷爷不用一根钉子、一滴胶水,靠着榫与卯之间的咬合支撑,就能做出鲁班凳、苹果锁、将军案和拱形桥等精致木器。阿木爷爷凭借精湛绝伦的工艺迅速在网络上走红,他的作品不仅让国人啧啧称奇,也让许多外国人叹为观止。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中华文化(       
①通过传播,方显价值                 
②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④既相对稳定又顺时而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6-14更新 | 4394次组卷 | 31卷引用:重难点12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1年11月,中国刺绣展在波兰多个城市举办。一幅幅精美的刺绣作品,为波兰民众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欣赏中国艺术的窗户受到当地民俗专家和中国文化爱好者的欢迎,被誉为“世界艺术瑰宝”。可见,这些作品(     
①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②既是传统的又是时尚的
③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载体
④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1-11更新 | 3660次组卷 | 17卷引用:8.1课后分层作业进阶高考(C卷)
6 . “一字一图画,一语一境界。”中文优美、简约、深邃、博大,书写并传承了中华文化。中文是联合国指定的六种国际官方语言文字之一,联合国设定每年4月20日为“中文日”,取典于仓颉在“谷雨”时节造字的传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语言文字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展现了文化多样性
②语言文字是了解一国文化的钥匙,搭建了世界文化交流的桥梁
③汉字产生于中国传统习俗,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和全人类共同财富
④“中文日”有助于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扩大中文影响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9-06更新 | 5329次组卷 | 4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练习政治试题
7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伟大创迹,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其中蕴含的文化道理是(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发挥积极作用中传承发展
③中华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通过交流传播才具有价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7-08更新 | 7432次组卷 | 78卷引用:专题12 文化传承与创新
8 .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2020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我国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内外相关机构,围绕“茶和世界·共品共享”这一主题,开展“全球相约‘共饮一杯茶””线上活动,让人们从一“叶”间感受各国不同韵味的茶文化。这表明(     
①“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
③互联网是人们超越时空局限共享茶文化的重要手段
④各国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7-11更新 | 5638次组卷 | 114卷引用:专题1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9 . 唐代金银器中最有名的鸳鸯莲瓣纹金碗通体采用捶揲技术制作成型,代表了唐代工艺的最高水平。捶揲技术最早起源于地中海沿岸的希腊、罗马。随着丝绸之路上东西方交往的密切,捶揲技术传入中国并在唐代广泛应用在金银器皿上,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金银器的器型类别和装饰风格,为唐宋金银器的商业化生产打下了基础。这说明(       
①中华优秀传统工艺技术植根于优秀外来文化之中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繁荣发展中华文化的必然要求
③文化是民族的,要坚守中华民族文化的鲜明特色
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我国与世界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二百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除夕之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邀请九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歌手与中国音乐家一起相聚云端,合作演唱《一带繁花一路歌》,充满国际化元素的歌曲与春晚满庭芳华的意象相映成辉。

节目背景还展示了各国的名花,可谓花香一路,歌声盈途。节目最后九国歌手云端合唱中国经典民歌《茉莉花》更是让人久久难忘。

结合材料,运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发挥文化在当今国际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2023-04-16更新 | 722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仿真模拟卷0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