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大型系列纪录片《紫禁城》“以城看史、以史讲城”,以“紫禁城”为眼,以“变局”为切入点,用《基业》《盛世》《新生》等12个篇章,串联起中国近600年跌宕起伏的历史。在历史的拐点中解读得失,从千年文化中汲取中国智慧,以深沉思辨的目光认识世界,也让世界通过紫禁城读懂中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以城看史、以史讲城”体现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②12个篇章串联起来的情景反映了中国跌宕起伏的历史
③紫禁城承载的皇城文化和宫廷文化值得我们全面继承
④紫禁城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1-24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儒家学说曾对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对他著名的“单子论”产生过影响。近代欧洲的一些文化名人,如伏尔泰、歌德、雨果,都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汲取过营养。儒学本是中国的学问,但也早已走向世界,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这说明(     
A.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儒家学说主导世界文化的发展
B.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儒家学说对世界文明产生深远的影响
C.文化交融推动文化发展,儒家学说规定了欧洲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D.不同文化交流互鉴,儒家学说和欧洲文化已经融为一体
3 .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下列关于中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华文化是在各民族交流、碰撞和交锋中发展起来的
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应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用于直接解决时代问题
④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坚定文化自信,避免外来文化的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一位痴迷于汉字的西方人,介绍了他在过去的20年里,凭借一己之力,整理中国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形,将汉字字形数据化,创建汉字字源网的故事。他在网站的古汉字数据库中录入近10万字形,但也为此而耗尽家财。这位外国老人对汉字研究和传播的一片痴心,令人感动,也让我们深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中华文明在世界上无与伦比,汉字就是证明
B.古汉字理应是中国人独自享有的瑰宝
C.淡出实际使用领域的生僻汉字缺乏文化意义
D.汉字不仅能承载文化,亦能联通不同国家民众的情感
2021-12-1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选考)
9-10高二·全国·单元测试
名校
5 .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一诞生,就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这一口号是全世界人民对和平与繁荣的期盼,也将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这表明(     
A.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C.世界的文化将取代各国的民族文化D.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2021-10-25更新 | 92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1-2012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政治试卷
6 . “一字一图画,一语一境界。”中文优美、简约、深邃、博大,书写并传承了中华文化。中文是联合国指定的六种国际官方语言文字之一,联合国设定每年4月20日为“中文日”,取典于仓颉在“谷雨”时节造字的传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语言文字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展现了文化多样性
②语言文字是了解一国文化的钥匙,搭建了世界文化交流的桥梁
③汉字产生于中国传统习俗,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和全人类共同财富
④“中文日”有助于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扩大中文影响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9-06更新 | 5354次组卷 | 41卷引用:2021年高考北京卷真题思想政治试题
10-11高三·河南·阶段练习
7 .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该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②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④尊重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源泉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1-08-20更新 | 265次组卷 | 7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北京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政治试题(文科)
8 . 当东方的第一缕曙光照亮古都长安的时候,西方的罗马正长夜未央。这两座人类历史上最耀眼的文明之城,虽相距万水千山,却能够实现彼此的相遇。在罗马人身上,我们能看到来自长安的丝绸,在长安人的生活中,我们能发现来自罗马的玻璃……对于上述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②商业贸易的往来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③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都可以为我所用④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2021年春节,一群“唐朝胖妞儿”从博物馆里“复活”,凭借一支舞蹈《唐宫夜宴》火遍网络。节目背景从仕女画到泼墨山水,再到舞台上平地起宫墙,还出现了妇好鸮尊、莲鹤方壶、千里江山图等七大国宝。立足互联网思维,运用融媒体手段呈现虚实结合的舞台科技,通过“古董级复原”与“现代性表达”,让国宝、国风与国潮同频共振。《唐宫夜宴》火遍网络说明(       

①守正创新、守正出奇的文创智慧,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时代新貌
②既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又将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融为一体
③以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④可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落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论语导读》的法文全称是《孔子与王家科学》,为法国医生和旅行家弗朗索瓦•贝尼耶编译,全书共分三章,包括《大学》《中庸》《论语》。2019年3月中法两国领导人会见时,马克龙总统向习近平主席赠送了1688年法国首部《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2020年11月,该书入藏中国国家典籍博物馆。一部《论语导读》(     
①见证着中法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
②展示了儒家思想在国外特别是在欧洲的传播
③说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难以相互沟通和理解
④展现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交融与不断创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