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7 道试题
1 . 2020年12月2日,在第五届“跨文化人权国际研讨会”上,来自荷兰、南非、澳大利亚、美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位人权专家学者表示,要重视文化多样性,反对单一文化霸权主义人权观,在各种不同文化传统的平等对话和交流中形成人权国际共识。这一人权国际共识理念(     
①源自实践中多样文化的相互碰撞与交融②表明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共性,和睦相处
③尊重了世界传统文化人权资源④坚持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表示,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这里强调了在对待各种文明时,我们要善于(     
①尊重美,做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②欣赏美,做到相互融合、消除差异
③鉴别美,做到去伪存真、去劣存优④追求美,做到包容互鉴、创新发展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1-08-23更新 | 424次组卷 | 26卷引用:内蒙古化德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10-11高三·河南·阶段练习
3 .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该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②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④尊重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源泉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1-08-20更新 | 265次组卷 | 77卷引用:2016届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卷
4 . 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的三星堆遗址,随着考古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其神秘面纱终将被逐步揭开。研究表明,三星堆文明具有自己悠久的文化始源,同时又受中华文明或明或隐的影响。它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与包含玛雅文明在内的诸多文明处于同一高度。这说明(     
①三星堆文明既有中华文化共性,又有自身独特性
②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和见证
③三星堆遗址对研究人类起源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④三星堆遗址对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8-12更新 | 86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A卷)
5 . 我国重大基础项目建设往往特别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①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②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发挥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③具有浓郁民族色彩,能够形成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④丰富了文化多样性,有利于实现世界文化的融合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8-03更新 | 73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2021年中东欧国家优秀影片播映活动”期间,除了在CCTV—6展播优秀中东欧国家影片,还陆续引进中东欧国家影片在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全国艺联)上映。2021年2月9日,匈牙利影片《日暮》在全国艺联上映,吸引了大批观众“前来围观”。举办这一活动(       
①能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其国际影响力
②能促进我国与中东欧国家的文化交流
③既能拓宽文化传播途径,又能创新文化传播手段
④印证了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21-07-30更新 | 619次组卷 | 16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呼舒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第一次考试政治试题
7 .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体育图标设计以汉字为灵感来源,以篆刻艺术为主要呈现形式,将冬季运动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彰显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理念和愿景,又一次为奥林匹克运动贡献了“中国文化符号”。冬奥会、冬残奥会体育图标的设计(     
①根源于汉字和设计者的灵感       ②根基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   
③有中华文化的独特印记,又有冬奥会文化的传承   ④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性转化为世界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 . 几百年前,德国迪特福特就和中国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人们会用当地的白银和手工艺品等去换取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对中国文化的喜爱,衍生出延续百年的过“中国春节”习俗。当表明(     
①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②要热情欢迎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9 .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近年来,古风日渐兴起,汉服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或云鬓轻挽、裙裾飘飞,或娉娉袅袅仙气飘飘,或高冠环佩、风度翩翩……这些身着古装置身花海、竹林、古建筑等风景里的年轻人,成为一道靓丽的“流动”风景线。古风的兴起(     
①彰显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是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②表明民族传统文化既属于民族,也属于世界
③能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人们对古代传统文化的记忆
④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增加了生活中的美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近期有一篇《不做民族文化的绝响》的文章,写的正是创造于遥远年代的建筑已经在一次次隆隆作响的城镇化进程里再难寻觅其影像,传统古村落所蕴含的传统建筑风貌、地方文化习俗等正遭受着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必须加强保护。这是因为(       
①保护传统古村落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传统古村落体现着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③加强传统古村的保护可以给相关部门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④传统古村落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5-20更新 | 117次组卷 | 33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政治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